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云 李邕 〔唐代〕 綵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 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 影虽沈涧底,形在天际游。 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
白话文翻译:
绚丽的云彩在岁末感到惊讶,缭绕在孤独的山头。 它们散发出五种不同的颜色,凝聚成一段忧愁。 影子虽然沉没在涧底,形态却在天际游荡。 一旦风动,必然飞去,不应该长久停留。
注释:
- 綵云:绚丽的云彩。
- 惊岁晚:对岁末感到惊讶。
- 缭绕:环绕,盘旋。
- 孤山头:孤独的山顶。
- 五般色:五种不同的颜色。
- 凝为:凝聚成。
- 影虽沈涧底:影子虽然沉没在涧底。
- 形在天际游:形态却在天际游荡。
- 风动必飞去:一旦风动,必然飞去。
- 不应长此留:不应该长久停留。
诗词背景: 李邕是唐代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这首《咏云》通过对云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云彩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首句“綵云惊岁晚”即点明了时间背景,岁末的云彩似乎也感受到了时光的匆匆。接下来的“缭绕孤山头”描绘了云彩的动态,孤独的山头与缭绕的云彩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后两句“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则通过色彩的变化,将云彩的美丽与诗人的忧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最后两句“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则表达了诗人对云彩随风而去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诗词解析:
- 首句“綵云惊岁晚”:诗人以云彩的视角,表达了岁末的惊讶和感慨。
- 次句“缭绕孤山头”:通过“缭绕”一词,描绘了云彩的动态,与“孤山头”形成对比,增强了孤独感。
- 第三句“散作五般色”:用“五般色”来形容云彩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多彩与变幻。
- 第四句“凝为一段愁”:将云彩的美丽与诗人的忧愁相结合,形成了深刻的意象。
- 第五句“影虽沈涧底”:通过“影”与“形”的对比,表达了云彩的虚幻与真实。
- 第六句“形在天际游”:强调了云彩的自由与飘渺。
- 第七句“风动必飞去”:表达了云彩随风而去的必然性。
- 第八句“不应长此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人生无常,不应长久停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散作五般色”,将云彩比作五种颜色,形象生动。
- 拟人:如“綵云惊岁晚”,赋予云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影虽沈涧底,形在天际游”,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云彩的美丽与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 綵云:象征着美丽与变幻。
- 孤山头:象征着孤独与静谧。
- 五般色:象征着人生的多彩与变幻。
- 一段愁:象征着诗人的忧愁与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綵云惊岁晚”中的“惊”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惊讶 B. 惊喜 C. 惊恐
- “散作五般色”中的“五般色”指的是什么? A. 五种颜色 B. 五种形状 C. 五种情感
- “凝为一段愁”中的“愁”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喜悦 C. 平静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李邕《咏云》与李白《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咏云》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静夜思》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邕的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