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时间: 2025-01-04 07:45:11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白话文翻译:

在黑暗的夜空中,雁群飞得很高,单于(匈奴的统帅)在夜里逃跑了。
想要驱赶轻骑兵追赶,结果大雪已覆盖了弓箭和刀具。

注释:

  • 月黑:指的是夜晚,月亮被云遮住,显得很黑暗。
  • 雁飞高:大雁在高空飞翔,暗示着孤独和远离。
  • 单于:古代匈奴的统帅,象征敌人。
  • 夜遁逃:在夜晚悄悄逃跑。
  • 轻骑逐:轻骑兵追击敌人。
  • 大雪满弓刀:大雪覆盖了武器,表示天气恶劣,追击困难。

典故解析:

“单于”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常常与汉朝有战争。在这里,单于的逃跑象征着敌人的失败和汉朝的胜利。诗中提到的“雁”常被视为远行和孤独的象征,暗示着战斗的严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写战争及边塞生活,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战场的情景,表达对战争的思考和对边塞生活的感受。

诗歌鉴赏: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是一首描绘边塞战斗情景的诗。诗的开头“月黑雁飞高”,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冷清的夜晚,夜空中雁群高飞,给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这个意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也暗示着诗人心中的忧虑,仿佛在预示着前方的危险。

接下来的“单于夜遁逃”,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紧迫性和敌人的恐慌。单于的逃跑意味着战斗的胜利,但诗人并没有在此止步,而是转向“欲将轻骑逐”,显示出追击敌人的决心和勇气。然而,接下来的“大雪满弓刀”则揭示了自然环境对战斗的影响,暴风雪的来临使得追击变得艰难,这不仅反映出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人力对自然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战争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自然威力的敬畏。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节奏,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孤独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战士们在边疆的艰辛与不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黑雁飞高:夜空昏暗,天边的雁群飞得很高,暗示孤独和凶险的环境。
  2. 单于夜遁逃:敌方首领在夜色中逃走,显示出敌人的败退。
  3. 欲将轻骑逐:想要用轻骑兵追赶敌人,表现出战士们的勇敢和决心。
  4. 大雪满弓刀:大雪覆盖了武器,暗示追击受阻,突显战斗的艰难。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各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雁、雪、弓刀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战斗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恶劣环境中,士兵们勇敢追击敌人、捍卫家国的决心与勇气。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人与自然的对抗。

意象分析:

  • 月黑:象征着恐惧和不安的氛围。
  • :代表孤独、远行和凶险。
  • 单于:象征敌人,暗示战争的对抗。
  • 大雪:代表自然的严酷,影响战斗的进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黑雁飞高”所描绘的环境是什么?

    • A. 明亮的白天
    • B. 黑暗的夜晚
    • C. 晴朗的黄昏
  2. “单于夜遁逃”中的“单于”指的是谁?

    • A. 汉朝的将军
    • B. 匈奴的统帅
    • C. 一个普通士兵
  3. 大雪覆盖了什么?

    • A. 战士的身躯
    • B. 弓刀
    • C. 牲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战斗情景,但更注重表现战士的豪情壮志。
  • 高适的《别董大》则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之情,展现出更为柔和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