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有怀亲友》
时间: 2024-09-19 21:20: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山晴雪九衢尘,何处风光寄梦频。
花盛庾园携酒客,草深颜巷读书人。
征帆又过湘南月,旅馆还悲渭水春。
无限别情多病后,杜陵寥落在漳滨。
白话文翻译:
在万山的晴雪与九衢的尘土中,哪里能寄托我频繁的梦境与思念?
繁花盛开的庾园里,我和酒友一起畅饮,
而在草深的颜巷,书生们静静地读书。
征帆又经过湘南的明月,旅馆里又让人感到渭水的春天是那么悲伤。
无尽的离别情绪在我多病之后愈发浓烈,杜陵的寥落景象令人伤感,仿佛只剩下漳滨的孤寂。
注释:
- 万山晴雪:指的是万山覆盖着皑皑白雪的景象,映衬出清丽的冬季。
- 九衢尘:九衢是古代指代城市的九条大路,尘土则代表城市的喧嚣与复杂。
- 庾园:庾园是指庾信的园子,庾信是南朝著名的诗人。
- 草深颜巷:颜巷是古代的读书人聚集地,草深说明环境幽静,适合读书。
- 征帆:指的是出征的船帆。
- 湘南月:湘南指的是湘江南岸,月光照耀下的景象。
- 渭水春:渭水是陕西的一条河流,春天的景象悲伤。
- 杜陵:杜陵是杜甫的故乡,寓意失落与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字子璇,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代表作有《月夜忆舍弟》等,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许浑下第后,流露出对亲友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经历离别与病痛后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下第有怀亲友》是一首充满思乡情和离愁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的开头以“万山晴雪九衢尘”引入,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又繁华的图景,既有自然的宁静也有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映衬了诗人的心境,也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
接着,诗人描绘了“花盛庾园携酒客”和“草深颜巷读书人”的场景,展现了朋友聚会的欢愉与读书人的沉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随着“征帆又过湘南月”的出现,诗人再次回到对离别的感伤,夜晚的月色映衬着心中无尽的思念,使得整个诗歌浸染在一种淡淡的忧伤之中。
最后两句“无限别情多病后,杜陵寥落在漳滨”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杜陵的寥落与漳滨的孤寂,表达了自己在经历了疾病和离别之后的孤单与无助。整首诗用意象与情感交织,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细腻与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山晴雪九衢尘:描绘了山的雪与城市的尘土,形成宏大与细微的对比。
- 何处风光寄梦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思念的无法寄托。
- 花盛庾园携酒客:表现了与友人相聚的欢乐场景。
- 草深颜巷读书人:描绘了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反映出另一种生活状态。
- 征帆又过湘南月:提到出征的船帆,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旅馆还悲渭水春:在旅馆中感受到春天的悲伤,加深了离愁的氛围。
- 无限别情多病后:强调了多病之后思念的加深,体现了人生的无常。
- 杜陵寥落在漳滨:最后以杜陵的孤寂收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情感。
- 象征:征帆象征着离别,渭水春象征着失落。
- 意象: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传达情感,如“花盛”和“草深”。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离别的感慨与对故友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人生波折后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亲友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稳定与高远,反映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雪:象征纯洁与孤寂,映衬内心的孤独。
- 花:象征美好与生命的繁盛,寄托对过往的怀念。
- 月:象征思念与孤独,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
- 草:象征生活的平淡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第有怀亲友》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许浑
D. 李白 -
诗中提到的“庾园”是指: A. 一处名胜
B. 诗人的家乡
C. 著名的读书场所
D. 庾信的园子 -
“征帆又过湘南月”中,“湘南”指的是: A. 一条著名的河流
B. 湘江南岸的地区
C. 一位历史人物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
- C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念的主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色表达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许浑与杜甫的作品均涉及离别与思念,但许浑的风格更为婉约细腻,而杜甫更具沉重与豪迈。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许浑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