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归兰溪》

时间: 2025-01-19 15:35:54

花下送归客,路长应过秋。

暮随江鸟宿,寒共岭猿愁。

众水喧严濑,群峰抱沉楼。

因君几南望,曾向此中游。

意思解释

送客归兰溪

作者: 许浑〔唐代〕

原文展示:

花下送归客,路长应过秋。
暮随江鸟宿,寒共岭猿愁。
众水喧严濑,群峰抱沉楼。
因君几南望,曾向此中游。

白话文翻译:

在花下送走归客,路途遥远,恐怕要到秋天才能回家。傍晚时分,江鸟归巢,我和它们一同在夕阳下宿歇,山岭上的猿猴因寒冷而显得忧愁。水流在严厉的滩涂上喧闹,群山环抱着沉静的楼阁。不知为了你,我在这里向南眺望了多少次,曾经在这里游玩过。

注释:

  • 花下:在花树下面,指送别的场所。
  • 归客:回家的客人,通常指朋友或游子。
  • 路长应过秋:路途遥远,可能要等到秋天才能回家。
  • 暮随江鸟宿:傍晚时分,随着江边的鸟儿一起宿歇。
  • 寒共岭猿愁:寒冷的天气使得山岭上的猿猴也感到忧愁。
  • 众水喧严濑:很多水流在险滩上发出喧闹声。
  • 群峰抱沉楼:群山环抱着静谧的楼阁。
  • 因君几南望:因为你的缘故,我在这里向南眺望了多少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浑,字子渊,号澄江,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后世人称其为“山水诗派”的代表之一。许浑的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离愁别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秋冬之交的自然景象,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送客归兰溪》是一首描写送别情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归客之间深厚的友谊。开篇以“花下送归客”引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仿佛在花香四溢的环境中,送别的情景显得格外动人。接下来的“路长应过秋”,则暗示了归客的归途遥远,离别的时间可能漫长,令人感到心中一阵惆怅。

“暮随江鸟宿,寒共岭猿愁”句中,黄昏时分的江鸟归巢,与猿猴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水流的喧闹与群山的沉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既突显了自然的壮丽,又映衬了诗人的情感。最后两句“因君几南望,曾向此中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充满了浓厚的离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友谊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花下送归客:在花丛下为朋友送行,氛围温馨而感伤。
    2. 路长应过秋:朋友的归途遥远,意味着离别的时间可能很长,增加了离愁。
    3. 暮随江鸟宿:傍晚时分,随着江鸟一同栖息,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4. 寒共岭猿愁:寒冷的天气让猿猴也感到忧愁,象征着诗人的孤独感。
    5. 众水喧严濑:水流在险滩上喧闹,表现出自然的力量与喧嚣。
    6. 群峰抱沉楼:群山环绕着静谧的楼阁,形成宁静的对比。
    7. 因君几南望:因友人的缘故,诗人多次向南眺望,暗示思念之情。
    8. 曾向此中游:回忆与友人曾在此游玩的美好时光,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众水喧严濑,群峰抱沉楼”,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寒共岭猿愁”,通过拟人化表现山中猿猴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整体上,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忧伤,同时以自然景象映衬内心情感,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美好与离别。
  • 江鸟:代表着归去与归属,反映了诗人的孤独。
  • :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和惆怅。
  • 群峰:象征坚固与永恒,映衬人的渺小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离别情感
    • C. 友情
  2. “寒共岭猿愁”这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3. 诗中提到的“归客”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朋友
    • B. 自然界的动物
    • C. 诗人自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在《送别》中,王维通过自然景物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友人的珍视;而许浑的《送客归兰溪》则更加强调了内心的孤独和对友谊的怀念,两者都展现了古诗中对离别情感的细腻描写,但在意象和情感深度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