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西宁下城峒奉访庞卯君五丈》

时间: 2025-01-17 09:32:58

老向泷西一角巾,畲田数亩自先臣。

香粳亦用青枫染,玉馔惟将锦鲤陈。

花以无名长在树,禽因有喜屡催人。

鸡藤一一皆灵寿,杖到天边总是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向泷西一角巾,
畲田数亩自先臣。
香粳亦用青枫染,
玉馔惟将锦鲤陈。
花以无名长在树,
禽因有喜屡催人。
鸡藤一一皆灵寿,
杖到天边总是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泷西的一处宁静的地方,身着角巾,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拥有几亩耕地。诗中提到的香米是用青枫的叶子染成的,精致的美食则是用锦鲤来点缀。树上开着无名的花,鸟儿因喜悦而频频鸣叫。鸡藤的每一处都象征着长寿,而手杖一到天边,便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注释:

  • 泷西:地名,指向西流淌的河流。
  • 角巾:一种传统的头巾,常用于劳动或休闲。
  • 畲田:指的是水田。
  • 香粳:一种优质稻米。
  • 青枫:青色的枫树,可能用于染色。
  • 玉馔:指精致的食物。
  • 锦鲤:一种观赏鱼,象征富贵。
  • 鸡藤:长寿藤,象征长寿。
  • :手杖,常用作行走的辅助工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年-1641年),明代诗人,字子冀,号天南,著有《天南诗草》等作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访问庞卯君的过程中,反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赞美,体现了明代士人的恬淡情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开篇以“老向泷西一角巾”引入,抒发了一种归隐的情怀,诗人自得其乐,身着角巾,悠然自得,体现了他与世无争的态度。接着通过“畲田数亩自先臣”来说明他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香粳”与“青枫染”,不仅展示了自然与生活的结合,也反映了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而“玉馔惟将锦鲤陈”则通过美食与美景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后四句则转向花鸟,描写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花以无名长在树”暗示着自然的无私与恒久,而“禽因有喜屡催人”则表现了诗人受到大自然的启发与感染,心情愉悦。最后一句“杖到天边总是春”更是以春天的意象收尾,暗示着生机与希望。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恬淡、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向泷西一角巾:年长的诗人身着角巾,来到泷西。
  2. 畲田数亩自先臣:有几亩的水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3. 香粳亦用青枫染:香米使用青枫叶染色,展现地方特色。
  4. 玉馔惟将锦鲤陈:用锦鲤装点美食,显示生活的精致。
  5. 花以无名长在树:树上开着无名之花,象征自然的无私与恒久。
  6. 禽因有喜屡催人:鸟儿因喜悦而频频鸣叫,增添生机。
  7. 鸡藤一一皆灵寿:鸡藤象征着长寿,每一处均表达祝福。
  8. 杖到天边总是春:手杖到达天边,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象征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馔”比喻精致的食物,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鸟儿因喜悦而鸣叫,赋予自然情感。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与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泷西:象征清幽的自然环境。
  • 角巾:代表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
  • 香粳:象征丰收与美好生活。
  • 锦鲤:富贵与美好。
  • 无名花: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 鸡藤:长寿与幸福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身着什么来到了泷西? A. 斗篷
    B. 角巾
    C. 帽子

  2. 诗中提到的“香粳”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米
    C. 一种花

  3. “杖到天边总是春”中“春”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生机与希望
    C. 秋天的丰收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
  • 《春晓》 – 孟浩然

诗词对比:

屈大均与王维的田园诗比较:屈大均的诗更注重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以“空灵”为主,通过山水意象传达哲理,二者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田园情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屈大均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