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霁》

时间: 2025-01-19 19:54:29

一夜云峰卷迅雷,残红狼藉点苍苔。

莺声岂解留春住,燕语虚劳唤梦回。

愁寂顿疑诗思减,衰残偏感岁华摧。

柳溪鱼鸟应相识,乘兴无嫌日日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霁
作者: 姚孝锡 〔宋代〕

一夜云峰卷迅雷,
残红狼藉点苍苔。
莺声岂解留春住,
燕语虚劳唤梦回。
愁寂顿疑诗思减,
衰残偏感岁华摧。
柳溪鱼鸟应相识,
乘兴无嫌日日来。


白话文翻译:

一夜之间,云峰翻滚,雷声轰鸣;
残留的花瓣散落在青苔上。
黄莺的歌声怎能阻止春天的流逝,
燕子的鸣叫徒然呼唤梦境的回归。
愁苦寂寞,使我怀疑诗意是否减退,
衰老的身心更加感受到岁月的摧残。
柳溪边的鱼鸟应当已经相识,
兴致勃勃地,日日不厌地来往。


注释:

  • 云峰:云雾缭绕的山峰,象征变化莫测的自然。
  • 卷迅雷:形容云气翻腾,雷声轰鸣,描绘天气的剧烈变化。
  • 残红狼藉:残余的花瓣散落,形容春天的凋零。
  • 莺声:黄莺的鸣叫,象征春天的活力。
  • 愁寂:忧愁而寂寞的心情。
  • 岁华: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摧残。
  • 柳溪:有柳树的溪流,象征自然的宁静。

典故解析:

“莺声岂解留春住”中的莺声,指代春天的声音,而“燕语虚劳唤梦回”则是对燕子的鸣叫的反思,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对春天流逝的无奈和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孝锡,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晓霁》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因此写下此诗寄托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晓霁》是姚孝锡对春天流逝的深刻感悟。诗开篇以“一夜云峰卷迅雷”描绘了春天的天气变化,雷声和云雾带来了春日的动荡。诗中“残红狼藉点苍苔”则展现了春天的凋零,花瓣散落在青苔上,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循环。

“莺声岂解留春住,燕语虚劳唤梦回”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虽然黄莺的歌声充满生机,却无法阻止春天的离去。燕子的呼唤同样显得徒劳,给人一种深深的无奈感。

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愁苦,“愁寂顿疑诗思减”,诗人因感受到岁月的流逝而忧愁,甚至怀疑自己的诗思是否在减弱。此处的“岁华摧”更是突显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最后两句“柳溪鱼鸟应相识,乘兴无嫌日日来”则是对自然的归属感与欣慰,尽管春天已逝,但自然的生机仍然存在,鱼鸟之间的相知相识体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关系。

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紧密联系,情感深厚,意蕴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夜云峰卷迅雷:描绘了春夜的天气变化,象征着生命的变化与无常。
  • 残红狼藉点苍苔:花瓣的残留暗示着春天的结束,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莺声岂解留春住:黄莺的歌声虽美,但无法挽留春天,反映出一种无奈。
  • 燕语虚劳唤梦回:燕子的鸣叫试图唤回梦境,显示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渴望。
  • 愁寂顿疑诗思减:内心的愁苦让诗人对自己的创作能力产生疑虑。
  • 衰残偏感岁华摧:对生命衰老的感受,强调岁月的无情摧残。
  • 柳溪鱼鸟应相识:自然界中生物的和谐共处,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乘兴无嫌日日来:尽管春天流逝,自然的景象依然生动,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莺声”与“燕语”,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天和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 比喻:例如“岁华摧”,形象地表达时间的摧残。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春天流逝的惋惜,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峰:象征变幻无常的自然。
  • 残红:春天结束的象征,带有忧伤的情感。
  • 莺声:春天的音乐,象征生命的活力。
  • 燕语:温暖的回忆,代表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柳溪:自然的宁静,象征生命的延续。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的美丽,还传达了人类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叹,展现出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哲理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莺声岂解留春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留恋
    B. 对生命的无奈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诗歌创作的怀疑

  2. 填空题:诗中的“柳溪鱼鸟”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人对春天的逝去感到高兴。(对/错)

答案:

  1. A
  2. 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望》 - 杜甫
  2.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3.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望》 以忧国忧民为主题,表达对国家和时局的担忧,与《晓霁》的个人情感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时光的感慨。
  • 《夜泊牛渚怀古》 则更侧重于对历史的追忆,与《晓霁》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入门》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姚孝锡诗文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晓霁》的深厚意蕴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