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晚眺》
时间: 2025-01-17 10:04: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鄂渚晚眺 陈孚 〔元代〕
黄鹤楼前木叶黄,白云飞尽雁茫茫。 橹声摇月归巫峡,灯影随潮过汉阳。 庾令有尘污简册,祢生无土盖文章。 阑干只有当年柳,留与行人记武昌。
白话文翻译
黄鹤楼前的树叶已经变黄,天空中白云消散,大雁飞向远方。 船橹声伴随着月光,船只驶向巫峡,灯影随着潮水漂过汉阳。 庾信的文集被尘土玷污,祢衡的文章却无地可传。 栏杆旁只有当年的柳树,留给过往的行人,让他们记住武昌。
注释
-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古代著名的楼阁。
- 木叶黄:指秋天树叶变黄。
- 白云飞尽:形容天空中的云彩消散。
- 雁茫茫:大雁飞向远方的景象。
- 橹声摇月:形容船橹声伴随着月光。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湖北省。
- 灯影随潮:灯影随着潮水漂动。
- 汉阳: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 庾令:指庾信,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
- 简册:指书籍。
- 祢生:指祢衡,东汉时期的文学家。
- 无土盖文章:指文章没有流传。
- 阑干:栏杆。
- 当年柳:指过去的柳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孚(1259-1309),字刚中,号笃斋,元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孚在游览黄鹤楼时所作,通过对黄鹤楼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感慨和对武昌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黄鹤楼为背景,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武昌的怀念。诗中“黄鹤楼前木叶黄”一句,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又隐含了对过往历史的回忆。“橹声摇月归巫峡,灯影随潮过汉阳”则通过船橹声和灯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武昌的深情。最后两句“阑干只有当年柳,留与行人记武昌”,则通过柳树的意象,表达了对武昌的留恋和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鹤楼前木叶黄:描绘黄鹤楼前的秋天景色,树叶变黄,暗示季节的变化。
- 白云飞尽雁茫茫:天空中的白云消散,大雁飞向远方,形成一幅辽阔的画面。
- 橹声摇月归巫峡:船橹声伴随着月光,船只驶向巫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 灯影随潮过汉阳:灯影随着潮水漂过汉阳,形成一种动态的美感。
- 庾令有尘污简册:庾信的文集被尘土玷污,暗示历史的沧桑。
- 祢生无土盖文章:祢衡的文章没有流传,表达了对文学传承的忧虑。
- 阑干只有当年柳:栏杆旁只有当年的柳树,留给过往的行人,让他们记住武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橹声摇月”将船橹声比作摇动的月光。
- 拟人:如“灯影随潮”将灯影拟人化,仿佛有生命一般。
- 对仗:如“黄鹤楼前木叶黄,白云飞尽雁茫茫”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黄鹤楼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感慨和对武昌的怀念。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提及,抒发了对历史沧桑和文学传承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鹤楼:象征着历史和文化。
- 木叶黄: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白云飞尽:象征着天空的辽阔。
- 雁茫茫:象征着远方的向往。
- 橹声摇月:象征着宁静和悠远。
- 灯影随潮:象征着动态的美感。
- 当年柳:象征着历史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鹤楼”位于哪个城市? A. 武汉 B. 南京 C. 杭州 D. 成都
-
“橹声摇月归巫峡”中的“巫峡”位于哪个省? A. 湖北省 B. 四川省 C. 重庆市 D. 湖南省
-
诗中提到的“庾令”是指哪位文学家? A. 庾信 B. 祢衡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崔颢《黄鹤楼》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陈孚的《鄂渚晚眺》都以黄鹤楼为背景,但前者表达的是离别之情,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武昌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黄鹤楼诗选》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全面了解陈孚的《鄂渚晚眺》,包括诗歌的原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以及相关作品推荐和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