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有寄》
时间: 2025-01-04 12:56: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有寄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别梦醒天涯。怊怅年华。
怀人无奈碧云遮。我自低迷思锦瑟,
谁怨琵琶。小字记休差。
年经些些。苏州花月是儿家。
紫杜红兰闲掐遍,
何处蘋花。
白话文翻译:
梦中醒来已在天涯,感叹年华易逝。
思念的人无奈被碧云遮蔽。我自己低迷地思念着那锦瑟,
可怨怼的又是琵琶。小字记得别来无恙。
年岁渐渐增长,苏州的花月是我儿时的家。
紫杜鹃、红兰花已随意采摘,
却不知何处有蘋花盛开。
注释:
- 怊怅:忧伤、苦闷的样子。
- 碧云:形容天空中蔚蓝的云,隐喻距离远、思念之苦。
- 锦瑟:古代一种精美的丝织品,这里指思念之情。
- 琵琶:乐器,象征往事或思念的曲调。
- 苏州花月:指作者在苏州度过的美好时光。
- 紫杜红兰:形容各种花卉,象征生活的美好和多彩。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琵琶”与古代文人雅士常常吟唱的乐曲有关,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与感伤。“苏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常常出现在诗词中,代表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而闻名。其作品常带有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龚自珍的晚年,正值个人生活与国家动荡的时期,他通过诗歌表达对往事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浪淘沙 有寄》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体现了龚自珍深厚的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诗中开篇的“别梦醒天涯”便引人入胜,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境。作者通过梦醒的意象,表现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进一步引发对亲人、故乡的思念。
“怀人无奈碧云遮”一句,展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深情。尽管身在天涯,思念之情却被遥远的碧云遮挡,仿佛在诉说着无法跨越的距离和时间。接下来的“我自低迷思锦瑟,谁怨琵琶”,则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锦瑟作为思念的象征,暗示着作者对过去种种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追忆,而琵琶则是对往事的诉说,流露出一丝怨恨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又真挚,最后以“何处蘋花”收尾,似乎在问自己,如今的生活中又有多少美好值得珍惜。诗中运用的丰富意象和细腻情感,使得整首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梦醒天涯:梦醒时分,已在遥远的天涯,暗示孤独与远离。
- 怊怅年华:感叹时光流逝,青春难再,心中忧伤。
- 怀人无奈碧云遮:思念的人被遥远的碧云遮挡,表达无奈与孤独。
- 我自低迷思锦瑟:自己陷入思念之中,锦瑟象征着美好的往昔。
- 谁怨琵琶:对琵琶声的怨怼,象征对过往情感的无奈。
- 小字记休差:用小字记载着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 年经些些:随着岁月增长,感叹人生的流逝。
- 苏州花月是儿家:苏州的花月承载着儿时的美好记忆。
- 紫杜红兰闲掐遍:各种花卉随意采摘,表达生活的随性。
- 何处蘋花:询问如今何处还有美好的蘋花,带着深深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锦瑟,体现情感的复杂性。
- 拟人:琵琶似乎能感受到作者的怨怼,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生如梦的哲思,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追忆。
意象分析:
- 碧云:象征遥远与思念。
- 锦瑟:代表往昔美好的情感。
- 琵琶:传达对过往的诉说与感伤。
- 苏州花月:象征着故乡的美好记忆。
- 蘋花:象征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锦瑟”象征什么?
- A. 家庭
- B. 思念
- C. 战争
-
“何处蘋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美好的向往
- C. 对未来的期待
-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夸张
- C. 排比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龚自珍的《浪淘沙 有寄》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是龚自珍更多的是对年华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是对亲情的怀念。两者都通过精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递出深邃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龚自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