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送北使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4 20:10: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传闻合浦叶,曾向洛阳飞。
何日南风至,还随北使归。
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
高歌何由见,层堂不可违。
谁怜炎海曲,泪尽血沾衣。
白话文翻译:
听说合浦的叶子曾经飞向洛阳。
不知道何时南风会来,能否带回北方的使者。
年轻的女子在山岭上停下,白发人对着秋天的衰败。
高歌无处可见,层层的楼阁不能违背。
谁会怜惜那炎热海岸的曲折,泪水已尽,衣衫沾满鲜血。
注释:
- 合浦叶:指一种植物,传说中它的叶子能够渡过千里,象征着希望和思念。
- 洛阳:古都,象征着繁华与怀念。
- 南风:象征着带来消息的风,寄托着对归来的期盼。
- 红颜:年轻的女子,表示青春的美好。
- 白首:指年老的人,象征着沧桑与时光的流逝。
- 层堂:高楼大厦,象征着社会的繁华与隔阂。
- 炎海:比喻艰难险阻的旅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说,字仲明,唐代诗人,以诗歌见长,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 创作背景:唐代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感受,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悲伤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写,深刻表达了离别和思念的主题。开篇以“合浦叶”引入,象征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接着提问“何日南风至”,表现出对归来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则通过对比年轻与年老,表现了人生的变迁和对青春的眷恋。“高歌何由见,层堂不可违”则体现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无法实现的高歌让人感到无奈与失落。而最后一句“谁怜炎海曲,泪尽血沾衣”则是对艰难旅途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离开故乡、心系亲人的深切感情,令人不禁思索人生的意义和归属感。这首诗在情感的表现上深沉而细腻,展现了张说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提及合浦的叶子,象征着希望和思念。
- 第二联表达了对南风的期待,暗示归来的渴望。
- 第三联通过红颜与白首对比,展现了人生的轮回与时光的无情。
- 第四联则表现了高歌的无奈,无法表达内心的情感。
- 最后两句感叹生命的艰辛,流露出对过往的伤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合浦叶比喻思念,南风比喻希望。
- 对仗:如“红颜”与“白首”,展现了对比之美。
- 排比:表现情感的层次感。
-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离别、思念、人生无常的主题展开,展现了诗人对故土、青春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合浦叶:象征希望与思念。
- 南风:象征归来的渴望。
- 红颜与白首:展现了人生命运的对比。
- 层堂:象征社会的繁华与隔绝。
- 炎海:表现人生旅途的艰难。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合浦叶”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思念
- C. 财富
- 诗中提到的“南风”意味着什么?
- A. 雨水
- B. 归来的希望
- C. 战争
- 诗人通过“红颜”和“白首”展示了什么?
- A. 年轻与老去
- B. 财富与贫穷
- C. 美与丑
- 诗中的“合浦叶”象征什么?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送友人》
-
诗词对比:
- 张说的《南中送北使》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悲伤,后者则表现了壮丽的山河与豪情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各有不同,前者细腻,后者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