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发,住进北大医院,口占四首:》

时间: 2025-01-17 09:25:21

病床展转忽经旬,耿耿深宵百苦身。

去世来生谈总妄,哀多乐少历曾亲。

弥天莫补作心债,近死空书发愿文。

坠露无声如泪滴,清和夜宇胜秋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心脏病发,住进北大医院,口占四首
作者: 启功 〔当代〕

病床展转忽经旬,耿耿深宵百苦身。
去世来生谈总妄,哀多乐少历曾亲。
弥天莫补作心债,近死空书发愿文。
坠露无声如泪滴,清和夜宇胜秋旻。

白话文翻译:

在病床上辗转反侧,不知不觉已过了十天,
漫漫长夜中,身体承受着无尽的痛苦。
生死之间的讨论全是虚妄,
悲哀的事情多,欢乐的事情少,回忆中亲人已离去。
无法弥补心中的债务,
临近死亡时只空写愿望的文书。
泪水无声地如露珠般滴落,
宁静的夜空胜过秋天的阴霾。

注释:

  • 展转:辗转,形容人因病痛而不能安睡。
  • 耿耿:形容夜晚的漫长,指心中烦恼不安。
  • :虚妄、不真实,指生死讨论的无意义。
  • 弥天:形容债务深重,无法填补。
  • 愿文:愿望的文书,通常是对未来的期望与祝愿。
  • 坠露:形容泪水无声流下,如同露珠滴落。
  • 清和夜宇:形容宁静而清爽的夜空。

典故解析:

  • “去世来生”是指生死轮回的哲学观念,反映了对生死的思考。
  • “心债”常常用来形容因情感、责任等未能偿还的负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启功(1912-2005),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及学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造诣而闻名。其诗词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启功因心脏病住院期间,反映了他在病痛中的思考与感悟,表现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病床上的孤独与思考,深刻地揭示了人对生死的思考与情感的纠葛。启功在诗中用“病床展转”开篇,直接引入自己的病痛经历,展现出身心的苦楚。夜深人静时,身体的痛苦与心灵的煎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去世来生谈总妄”一句,表达了对生死的无奈与迷茫,强调了生死之事的虚无。相较于生死的沉重,诗中对亲人的怀念显得格外沉痛,“哀多乐少历曾亲”道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亲情的渴望。

结尾两句通过“坠露无声如泪滴”和“清和夜宇胜秋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泪水无声,清和的夜空却又显得宁静而美好,似乎在传达一种对生命的释然与接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勾勒出了一幅生命的画卷,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床展转忽经旬:在病床上辗转,已经过了十天,表现了身体的痛苦和精神的焦虑。
  2. 耿耿深宵百苦身:漫漫长夜中,身体承受着无尽的痛苦,深夜的孤独令人难以忍受。
  3. 去世来生谈总妄:生死之间的讨论是虚妄的,反映了对生死的思考和人生的无奈。
  4. 哀多乐少历曾亲:悲痛的事情多,快乐的事情少,亲人已经离去,回忆中充满了惆怅。
  5. 弥天莫补作心债:无法弥补内心的负担与愧疚,表达了对过往的悔恨。
  6. 近死空书发愿文:临近死亡时只是在空写愿望,感叹生命的无常。
  7. 坠露无声如泪滴:泪水如露珠一样无声滑落,宁静中流露出内心的悲伤。
  8. 清和夜宇胜秋旻:宁静的夜空胜过秋天的阴霾,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露珠,生动形象。
  • 对仗:如“哀多乐少”,展现了情感的对比。
  • 拟人:夜宇的清和,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感叹生死无常,表达了对亲情的怀念与对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病床:象征着脆弱与无奈,反映了人的脆弱。
  2. 泪滴:象征悲伤与无声的痛苦。
  3. 夜宇: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空间,代表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病床展转”是指什么?

    • A. 病人痛苦辗转
    • B. 病床的装饰
    • C. 医生的检查
    • 答案:A
  2. 诗人对生死的看法是?

    • A. 生死是可控的
    • B. 生死是虚妄的
    • C. 生死是快乐的
    • 答案:B
  3. 诗中“坠露无声如泪滴”的意象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悲伤
    • C. 平静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启功的这首诗更为沉重,表现的是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而李白的诗则充满豪情,强调及时行乐。两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1. 启功《启功诗文集》
  2. 《中国现代诗歌史》
  3.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