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亥三月薄游西湖时阮芸台开府杭州那绎堂尚书亦以谳事驻浙皆己酉同年也却寄以诗 其一》

时间: 2025-01-14 07:47:42

不曾夥涉径呼门,定胜平津阁内宾。

五相一渔浑间事,不招明月恰三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曾夥涉径呼门,
定胜平津阁内宾。
五相一渔浑间事,不招明月恰三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游览西湖的情景。诗人并未在繁忙的道路上与人交往,而是在宁静的平津阁中静坐,享受着优雅的客人时光。诗中提到的五位宰相像是渔人一般,渔猎着世俗的琐事,然而在这个清幽的地方,却没有人来打扰,只有三位相伴的朋友。

注释:

  • 夥涉:指交往、交际。
  • :小路。
  • 呼门:指轻松自在地走出门外。
  • 定胜平津:平津是指西湖的一处风景名胜,定胜则是“必定获胜”的意思,暗喻这里的宁静和优雅。
  • 五相:指五位宰相,象征着权力与世俗事务。
  • 一渔浑间事:渔猎世间的琐事,表示对世俗繁忙的无奈和淡然。
  • 不招明月:不想招致明月,意为不希望被打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长龄(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子贞,号云峰。其诗风清新脱俗,喜好描绘自然景色,常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胡长龄的诗作多涉及游历、抒怀,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癸亥年三月,是诗人在游览西湖时的即兴之作。诗人可能在此期间受到事务的烦扰,但在西湖这片宁静的环境中,得以放松心情,与友人共享悠闲时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描写与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西湖的游玩体验,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态度。诗的开头“不曾夥涉径呼门”便暗示了诗人对繁华社交的拒绝,选择在静谧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美好。在平津阁中,诗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宁静,四周的美景与优雅的客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他对权力与名利的淡薄之情。

五相一渔浑间事”一句,既描绘了世事的复杂与琐碎,又通过“渔”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轻松自在,同时也暗含对社会事务的无奈和反思。最后一句“不招明月恰三人”,则是对友人相伴的珍惜,暗示着即使外界繁杂,内心的宁静与朋友的陪伴才是最为重要的。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温和而悠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诗句清新自然,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曾夥涉径呼门

    • 表达诗人不愿交际,选择独处,强调内心的宁静。
  2. 定胜平津阁内宾

    • 通过描绘平津阁的优雅环境,表达诗人内心平和与自得。
  3. 五相一渔浑间事

    • 说明世俗权力的繁杂与琐事,用“渔”作为比喻,表达诗人的淡然。
  4. 不招明月恰三人

    • 强调与三位友人的珍贵时光,暗示即使外界的光辉灿烂,内心的宁静更为重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宰相比作渔人,表现出对世俗权力的消极态度。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了对称美感。
  • 象征:明月象征名利与干扰,体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内心宁静与友谊的珍视,反映出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 平津阁:象征宁静的环境,反映诗人内心的安宁。
  • 五相:象征权力与繁杂的世俗事物。
  • 明月:象征名利与外界的干扰,体现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平津阁”主要象征什么? A. 繁华的社交
    B. 内心的宁静
    C. 复杂的世事

  2. 诗人对“明月”的态度是: A. 渴望被光辉照耀
    B. 希望保持宁静、不被打扰
    C. 追求世俗的名利

  3. 诗中“渔”主要象征: A. 生活的忙碌
    B. 对世俗的淡然
    C. 追求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王之涣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思考。
  • 《登高》:杜甫的作品,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具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癸亥三月薄游西湖时阮芸台开府杭州那绎堂尚书亦以谳事驻浙皆己酉同年也却寄以诗其一**的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强调思乡之情,内心的孤独感。而胡长龄的诗则更偏向于对友谊和宁静的追求,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主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