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橐萧然五鬼随,
竟椽名盛与文奇。
可曾天下无麟凤,
何必山中有虎罴。
蜂虿尾犹如许毒,
蜘蛛腹得几多丝。
圣贤不校吾家法,
车及蒲骚岂足师。
白话文翻译:
携着一袋清冷的气息,五鬼随行而来。
到底是椽木名声显赫,还是文人奇才?
难道世间真的没有麟凤之类的神异之物,
何必在山中寻找虎和罴呢?
蜂和虿的尾巴虽然是有毒的,
蜘蛛的腹部又能织出多少丝线?
圣贤们不来评判我家的规矩,
车马和蒲草的歌岂能成为我的老师?
注释:
- 一橐:一袋,指一袋东西。
- 萧然:形容冷清、寂静的样子。
- 五鬼: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鬼神,象征不安和恐惧。
- 椽:大木头,常用来形容气势宏伟的建筑。
- 麟凤:传说中的瑞兽,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 虎罴:虎和罴(又称狻猊,类似于狮子),都为猛兽,象征力量。
- 蜂虿:蜂和虿(毒虫),指有毒的生物。
- 蜘蛛:一种能织网的生物,象征巧妙和繁复。
- 圣贤:指有德行和智慧的人。
- 车及蒲骚:车马和蒲草的歌,意指平常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文,号天池,宋代诗人,生于1137年,卒于1180年。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刘克庄通过诗歌反映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反省。
诗歌鉴赏:
《四和》是刘克庄的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全诗通过对比与反问,展现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冷漠和对真理的追求。开头“一橐萧然五鬼随”,引入了一个神秘而略显忧虑的气氛,随之而来的“竟椽名盛与文奇”则暗示了社会对名利的追逐。作者借助“麟凤”与“虎罴”的比喻,指责那些只在乎表象的追求者,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荣华富贵。接下来,关于“蜂虿”和“蜘蛛”的描写,进一步揭示了生命的复杂和潜在的危险。最后两句,作者强调了对自我价值的坚持,拒绝外界的干扰,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整首诗在形式上也显得工整,对仗工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橐萧然五鬼随”:开头以“萧然”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表明作者内心的宁静。
- “竟椽名盛与文奇”:对名利的追逐表示怀疑,质疑其真正的价值。
- “可曾天下无麟凤”:反问世间是否真没有美好和稀有之物。
- “何必山中有虎罴”:强调不必在表面的危险中寻找价值。
- “蜂虿尾犹如许毒”:描绘生命中的潜在危险。
- “蜘蛛腹得几多丝”:暗示巧妙和复杂的局面。
- “圣贤不校吾家法”:表达对外界评价的无所谓。
- “车及蒲骚岂足师”:最后以质疑形式,强调自我价值。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名利比作“椽”,将珍稀的事物比作“麟凤”。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加强了诗的思想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对自我价值的坚持,以及对世俗评价的淡漠,体现了诗人追求真理的精神。
意象分析:
- 麟凤:象征稀有与美好,代表着人们内心向往的理想。
- 虎罴:象征外在的威胁与力量,反映了社会的竞争与斗争。
- 蜂虿:有毒的生物,象征生命中的危险与挑战。
- 蜘蛛:象征复杂与巧妙的关系,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微妙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麟凤”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美好和稀有
- C. 力量
- D. 财富
-
“圣贤不校吾家法”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态度?
- A. 对外界评价的重视
- B. 对名利的追逐
- C. 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 D. 对世俗的妥协
-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比喻和拟人
- B. 对仗和排比
- C. 反问和对仗
- D. 拟人和夸张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悲伤与历史的感慨。
- 李白《将进酒》:侧重于豪情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