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夜望月
作者: 释今音 〔明代〕
群峰摇夜翠,当夏亦凄清。
石壁分馀霭,疏林透薄明。
欲到板桥去,坐闻幽涧声。
柴门开复掩,飒飒谷风生。
白话文翻译
在夏夜的山峰中,翠绿的群山在微风的摇曳下显得清冷。山石间的雾气逐渐散开,稀疏的树林透出微弱的月光。我想去板桥那边,坐下来听幽静的山涧流水声。柴门时开时关,山谷中吹来阵阵凉风。
注释
- 群峰摇夜翠:指的是群山在夜色中显得青翠,"摇"字表现出微风拂动的感觉。
- 当夏亦凄清:即使是在夏天,夜晚依然显得清冷。
- 石壁分馀霭:石壁间的余雾渐渐散去。
- 疏林透薄明:稀疏的树林中透出微弱的光亮。
- 欲到板桥去:想要去板桥(一个地点)。
- 坐闻幽涧声:坐下来听到幽静的山涧流水声。
- 柴门开复掩:柴门时开时关。
- 飒飒谷风生:山谷中吹来阵阵凉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今音,明代诗人,少有诗歌流传,擅长描绘自然景致,诗风清新淡雅,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一个夏季的夜晚,诗人身处山林之中,感受自然的宁静与清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夏夜望月》是一首描绘夏夜山林景色的诗。诗人在夜幕降临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清幽,结合了山水的美与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用“群峰摇夜翠”描绘出夏夜群山的青翠,给人一种清新而静谧的感觉,接着“当夏亦凄清”则反转了夏天的热烈,展现出一种孤寂的情感。诗人看似在欣赏自然,实则在表达内心的思索与孤独。
“石壁分馀霭,疏林透薄明”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幽静,石壁和树林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幅静谧的画卷中。诗人渴望去往板桥,想要坐下来听山涧的流水声,这一动作不仅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对心灵的归宿。最后两句“柴门开复掩,飒飒谷风生”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诗在宁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把握,隐喻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群峰摇夜翠:夜晚的群山在微风中摇曳,显得更加青翠。
- 当夏亦凄清:即使是夏天的夜晚,也有一丝清冷的感觉。
- 石壁分馀霭:石壁之间的雾气渐渐散去,显现出清晰的轮廓。
- 疏林透薄明:稀疏的树林透出微弱的光亮,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欲到板桥去:表达了诗人想要前往某个地点的愿望。
- 坐闻幽涧声:坐下来静静地聆听山涧的流水声,享受自然的声音。
- 柴门开复掩:柴门时开时关,隐喻着生活的节奏。
- 飒飒谷风生:清风在山谷中轻轻吹动,增添了夏夜的凉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色与清凉对比,使得夜晚的意境更加深远。
- 拟人:用“摇”、“透”等动词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
- 对仗:如“开复掩”,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夏夜景色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群峰:象征着稳固与永恒。
- 夜翠:代表着静谧与清新。
- 幽涧声: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谷风:代表着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板桥”代表什么?
- A. 一座桥
- B. 一种情感寄托
- C. 一种自然现象
- D. 一种动物
-
“柴门开复掩”中的“掩”字表示什么?
- A. 开放
- B. 关闭
- C. 破坏
- D. 修理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释今音的《夏夜望月》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通过月光和夜晚营造出宁静的氛围,但释今音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抒发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