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滕王阁》

时间: 2025-01-01 14:03:29

秋深南浦一帆回,高阁临江复壮开。

孤屿乍晴云独去,寒潭初静雁飞来。

废兴多少同怀古,吟眺流连总爱才。

遥忆子安词赋地,夕阳歌舞易相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滕王阁
释今音 〔明代〕
秋深南浦一帆回,高阁临江复壮开。
孤屿乍晴云独去,寒潭初静雁飞来。
废兴多少同怀古,吟眺流连总爱才。
遥忆子安词赋地,夕阳歌舞易相催。

白话文翻译:

在秋深的南浦,孤舟归来,高阁傲然屹立在江边,气势恢宏。
孤零的岛屿在阳光下显露出新的面貌,寒冷的潭水初次静谧,雁阵飞来。
历代兴废多少,令人同感怀古之情,吟咏眺望,流连忘返总是爱才之情。
遥想当年子安(王勃)所作的词赋之地,夕阳下的歌舞总是催促着我。

注释:

  • 南浦:指南方的水边,"浦"是指水边的平地。
  • 壮开:形容高阁雄伟壮丽。
  • 孤屿:孤立的小岛。
  • 乍晴:刚刚放晴,形容天气变化。
  • 寒潭:清冷的水潭。
  • 雁飞来:指北雁往南迁徙。
  • 废兴:指历史的兴盛和衰败。
  • 子安:指王勃,他的《滕王阁序》流传甚广。

典故解析:

  • 滕王阁:古代名楼,王勃的《滕王阁序》使其名声大噪,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 子安:王勃的字,诗中提到他使得读者回忆起他的词赋,寄托了对文才的向往与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今音,明代诗人,以其清丽的文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天,表达诗人对滕王阁的景致和历史的感慨,体现了浓厚的怀古情怀。

诗歌鉴赏:

《登滕王阁》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和谐美。诗人通过对孤舟、孤屿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孤独与宁静的情感。诗中的“废兴多少同怀古”句,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既感慨古人之才,又自觉才情的渺小。最后,诗人以遥忆王勃的词赋结尾,展现了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蕴含了对历史与文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的深邃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深南浦一帆回:描绘秋天的景色,孤舟在水边行驶,寓意孤独。
  2. 高阁临江复壮开:高阁矗立于江边,壮丽无比,象征着人类的伟大成就。
  3. 孤屿乍晴云独去:孤零的小岛在阳光下显露身影,给人以希望。
  4. 寒潭初静雁飞来:潭水逐渐安静,雁阵归来,象征着季节变迁。
  5. 废兴多少同怀古:历史的兴衰常令人感怀,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
  6. 吟眺流连总爱才:吟咏与眺望,流连忘返中流露出对才华的向往。
  7. 遥忆子安词赋地:忆起王勃的诗词,寄托了对文学的敬仰。
  8. 夕阳歌舞易相催:夕阳下的歌舞让人思绪万千,催促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阁形容为“壮开”,突显其雄伟。
  • 对仗:如“孤屿乍晴,寒潭初静”,形成了美的平衡。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滕王阁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文才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阁:象征着人类的成就与追求。
  • 孤舟:代表孤独与思考。
  • 寒潭:象征静谧与深邃。
  • :代表季节变迁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王勃
    B. 释今音
    C. 李白

  2. "孤屿乍晴"中的“乍晴”意指:
    A. 突然放晴
    B. 永远晴朗
    C. 一直阴云

  3. 诗中提到的“子安”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勃
    C. 白居易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的《滕王阁序》
  • 崔颢的《黄鹤楼》

诗词对比

  • 王勃的《滕王阁序》与释今音的《登滕王阁》都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但王勃的作品更注重对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沉思,而释今音则更强调自然景观与文学的结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 现代古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