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圣主何曾识仲都,可嗟社稷在须臾。
市东便是神仙窟,何必乘舟泛五湖。
白话文翻译:
圣明的君主何曾了解仲都(即古代的济南),可叹社稷(国家的根基)在瞬息之间就可能改变。
市东便是神仙的洞府,何必乘舟去漂泊五湖四海。
注释:
- 圣主:指明君、英明的君主。
- 仲都:古地名,后指济南。
- 社稷:泛指国家和人民,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象征国家的根基。
- 须臾:瞬间、片刻。
- 市东:指市场的东边。
- 神仙窟:神仙的居所,形容一种理想的境界。
- 五湖:指中国的五大湖泊,象征远行和漂泊。
典故解析:
“仲都”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以指代一些重要的城市,常与历史、文化相关联。社稷是古代中国对国家和人民的尊称,强调国家的稳定和安宁。诗中提到的“神仙窟”隐喻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损(约618年-约686年),字景仁,唐代人,官至宰相,因其才华和品德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语言简练,擅长描写社会现象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临刑赋》创作于唐代,是在当时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悟。
诗歌鉴赏:
《临刑赋》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现实的反思。前两句通过对“圣主”的质问,暗指了对当时统治者缺乏明智之见的失望,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后两句则通过“神仙窟”和“五湖”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整体来看,诗歌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主何曾识仲都:质问明君是否了解国家的重要性,暗含对统治者的批评。
- 可嗟社稷在须臾:感叹国家的命运变化无常,常在瞬息之间。
- 市东便是神仙窟:描绘市东存在着理想的归宿,象征一种平静、安宁的生活。
- 何必乘舟泛五湖:反问何必远行寻找理想,强调理想往往近在咫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反问:增强了诗句的情感力度,表达出诗人的无奈与失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深刻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仲都:象征国家的中心与命运。
- 社稷:象征国家的根基与安宁。
- 神仙窟:象征理想与超脱的生活。
- 五湖:象征漂泊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圣主”指的是谁?
- A. 明君
- B. 平民
- C. 神仙
-
填空题:诗中“社稷在____”表达了国家命运的瞬息万变。
-
判断题:诗人认为理想的生活在五湖四海中可以找到。(对/错)
答案:
- A. 明君
- 须臾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滕王阁序》- 王勃
诗词对比:
- 《登高》与《临刑赋》均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的作品更为悲壮,强调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联;而杨损则更注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