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事能收断石存,摩挲堪忆古云根。
楼空野燹钟何在,宫没寒芜井已眢。
古篆半留栏上字,妖姬犹有墓中魂。
试扪凹处殷红湿,不是胭脂是血痕。
白话文翻译:
美好的事情能留存下来,历史的痕迹依然存在。
回忆起那古老的云根,触摸着它令人感慨。
空楼中,野火肆虐,钟声何在?
宫殿已然荒芜,井水也已干涸。
古篆的字迹半留在栏杆上,
妖娆的女子仍在墓中留有灵魂。
试着去碰那凹陷处的鲜红湿迹,
那不是胭脂,而是鲜血的痕迹。
注释:
- 断石存:指美好的事物能长存,即使经历岁月的磨难。
- 摩挲:轻轻地抚摸、触摸。
- 古云根:指古老的文化或历史的根源。
- 野燹:指野外的火灾。
- 寒芜:指荒凉、寒冷的杂草丛生的地方。
- 井已眢:井水干涸,无法使用。
- 古篆:古代的篆书,指古老的文字。
- 妖姬:美丽的女子,常指那些有悲惨命运的女子。
- 殷红湿:鲜红的湿迹,暗示着某种悲剧的发生。
典故解析:
- 妖姬:在古代文学中,妖姬常常象征着美丽与悲剧,代表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哀悼。
- 古篆:古代的文字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传承,体现了文化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生于一个动荡的时代,生活在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背景下。他的诗歌多反映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风格沉郁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对某个历史遗址的感怀之际,张翥通过对古老遗迹的描绘,表达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荒凉的悲叹。
诗歌鉴赏:
《辱井栏》是张翥的一首深具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古老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事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好事能收断石存”,强调了美好事物的珍贵与持久,暗示即使经历了岁月的摧残,某些美好的记忆依然存在。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贯穿全诗。
“楼空野燹钟何在”一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画面,诗人在空寂的楼宇中感受到历史的孤独与悲哀,钟声的消逝象征着曾经繁华的消亡。紧接着,诗人以“宫没寒芜井已眢”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荒凉,宫殿的没落与荒芜的井水形成对比,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无情。
接下来的两句“古篆半留栏上字,妖姬犹有墓中魂”则将历史与个体命运结合在一起,古老的文字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而“妖姬”的出现则让历史有了情感的寄托,象征着那些消逝的美丽与悲剧。最后两句“试扪凹处殷红湿,不是胭脂是血痕”则以鲜血的痕迹结尾,暗示着历史的悲惨与无奈,令人心痛。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好事能收断石存:强调美好事物能长久留存。
- 摩挲堪忆古云根:抚摸古老的遗迹,令人感慨历史的根源。
- 楼空野燹钟何在:空楼中回荡的钟声已消失,暗示历史的孤独。
- 宫没寒芜井已眢:宫殿的消亡与井水的干涸,表现荒凉的现实。
- 古篆半留栏上字:古老的文字仍在,象征文化的延续。
- 妖姬犹有墓中魂:美丽的女子在历史中留下了灵魂的痕迹。
- 试扪凹处殷红湿:触摸凹陷处的湿迹,暗示悲剧的发生。
- 不是胭脂是血痕:揭示血痕的存在,强化历史的悲惨。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与今、繁华与荒凉的对比,增强情感的张力。
- 意象:古篆、妖姬等意象丰富,赋予历史深刻的情感内涵。
- 暗喻:血痕象征着历史的悲剧,暗示了个体命运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老遗迹的描绘,探讨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历史的无情,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抒发了对人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篆: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沉淀。
- 妖姬:代表着美丽与悲剧,承载着个体命运的感伤。
- 血痕:暗示着历史的惨痛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妖姬”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与悲剧
B. 财富与权力
C. 忍耐与坚韧 -
“好事能收断石存”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B. 对历史的无奈
C. 对现实的淡漠 -
“试扪凹处殷红湿”中的“殷红湿”指的是什么? A. 胭脂
B. 鲜血
C. 露水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夜泊牛津》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但其情感更为豪放;而在杜甫的《春望》中,则表现了对战乱带来的苦痛与无奈,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