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杨村》
时间: 2025-01-17 09:41: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烟中帆影落舸峨,系缆沙边已夜过。
风骤数声来海树,月移半晕入天河。
得归始觉形神王,望远空留感慨多。
坐听舟人语明发,芦花秋水正增波。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船帆的影子轻轻落在高高的船舶上,停靠在沙滩边,夜已悄然过去。
风突然刮来几声响,吹动着海边的树木,月亮的光辉也逐渐移入银河。
刚得以归来,才意识到形体与精神的疲惫,望着遥远的天空,心中感慨万千。
坐在船上,听着船员们的声音,感受到芦苇花和秋水的波浪正不断增涨。
注释:
- 烟中帆影:烟雾中的船帆影子,描绘出朦胧的夜晚景象。
- 舸峨:高大的船只。
- 系缆:把船停靠在岸边,固定船只。
- 风骤:风突然加大,声音响起。
- 海树:海边的树木。
- 月移半晕:月亮的光辉逐渐移动,形成的半圆形光影。
- 形神王:形体和精神的疲惫。
- 舟人语明发:船员们清晰的谈话声。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天河”一词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指代银河,象征着宽广与遥远,暗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生于南宋末年,因其诗作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张翥旅途归来的时刻,描绘了他在夕阳西下时的感受,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歌鉴赏:
《夕次杨村》是一首描绘夜归途中感受的诗作,诗人张翥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与内心的交融。开篇以“烟中帆影落舸峨”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朦胧,随即“系缆沙边已夜过”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归属感。风声与月光的变化,既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感情的反映。
在“得归始觉形神王”中,诗人意识到自身的疲惫,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过往旅途的感慨。而“坐听舟人语明发”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安逸,诗人在此时此刻与自然和人融为一体,享受着孤独中的温暖。最终,芦花与秋水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无常。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感受交织,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烟中帆影落舸峨:描写夜晚的船只在烟雾中显得高大,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系缆沙边已夜过:船停靠在沙滩,表明时间已是深夜,暗示归家的安宁。
- 风骤数声来海树:风声突起,吹拂着海边的树木,带来动态的感觉。
- 月移半晕入天河:月亮的光辉移动,仿佛映入了银河,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得归始觉形神王:归家的瞬间,感受到身心俱疲,暗示旅途的艰辛。
- 望远空留感慨多:望着远空,心中充满感慨,反映出诗人的哲思。
- 坐听舟人语明发:静坐船上,听着船员们的谈话,带来一种生活的气息。
- 芦花秋水正增波:自然的描写,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烟中帆影”描绘出夜晚的宁静。
- 对仗:如“得归始觉”和“望远空留”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读者能更好地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归途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对归属和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烟:象征朦胧与迷离,代表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船:代表归属和旅途,反映出生活的旅程。
- 月:象征思念与孤独,月亮的移动暗示时间的流逝。
- 芦花:象征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流动,增加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述的自然元素有哪些?
A. 山脉
B. 河流
C. 船只
D. 月亮 -
诗人返回后感受到什么?
A. 开心
B. 疲惫
C. 满足
D. 兴奋
答案:
- C,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夜晚的场景,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思考。两首诗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张翥的作品更注重对自然细腻的描写,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豪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与现代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