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道元帅师宗感时及陡溯山俟刀寨入贡次韵二诗送归关戍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1:36:52

徼外频传羽檄飞,将军三起著戎衣。

空山狐兔无藏窟,平陆龙蛇有杀机。

已见赵佗知汉德,更令孟获识天威。

此行整顿蛮荒了,箐雨泸烟好赋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徼外频传羽檄飞,将军三起著戎衣。
空山狐兔无藏窟,平陆龙蛇有杀机。
已见赵佗知汉德,更令孟获识天威。
此行整顿蛮荒了,箐雨泸烟好赋归。

白话文翻译:

在边疆频繁传来军报,将军三次披上战甲。
空旷的山中狐狸和兔子没有藏身之处,平坦的陆地上龙蛇潜藏着杀机。
已见赵佗了解汉朝的恩德,更让孟获认识到天子的威严。
这次出征整顿了蛮荒之地,细雨和烟雾中正好写下归期。

注释:

  • 徼外:边疆,指远离中央政权的地方。
  • 羽檄:古代传递军令的信件,这里指军报。
  • 将军三起:形容将军多次出征。
  • 狐兔无藏窟:空山中狐狸和兔子没有藏身之处,暗示战乱中的荒凉。
  • 龙蛇:比喻敌人或潜在的危险。
  • 赵佗:西汉时期的将领,以平定南越而著称。
  • 汉德:汉朝的恩惠与德行。
  • 孟获:南方蛮族首领,曾与刘备对抗。
  • 整顿蛮荒:指平定边疆,恢复秩序。
  • 箐雨泸烟:形容归途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生于元朝初期,创作风格受到唐诗的影响,擅长抒怀及咏史。诗作常含有对国家时局的深思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正值国家统治边疆民族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以将军出征为背景,表达了对边疆安定的期望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将军出征的场景,表现了对国家安定与和平的渴望。开篇提及“频传羽檄飞”,传达出战争的迫切感。而“将军三起著戎衣”则展现了将军的勇毅与决心,体现出一种无畏的精神。在描写自然景象时,诗人通过“空山狐兔无藏窟”表现出战乱带来的荒凉与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中提到历史人物赵佗与孟获,暗示了对汉朝德政的期待及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教化与征服。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两句“此行整顿蛮荒了,箐雨泸烟好赋归”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次出征带来安宁,回归故乡的愿望,情感真挚而深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徼外频传羽檄飞:边疆频繁地传来了军报,暗示战事频繁。
  2. 将军三起著戎衣:将军三次披上战甲,表现出将军的勇敢和决心。
  3. 空山狐兔无藏窟:山中荒凉,狐狸和兔子都没有藏身之处,象征战乱带来的无情。
  4. 平陆龙蛇有杀机:在平坦的陆地上,潜伏着敌人的危险。
  5. 已见赵佗知汉德:赵佗已经了解汉朝的恩惠,指向历史的智慧。
  6. 更令孟获识天威:让孟获也认识到天子的威严,体现了汉朝的统治力。
  7. 此行整顿蛮荒了:此次出征旨在整顿边疆蛮荒,恢复秩序。
  8. 箐雨泸烟好赋归:细雨和烟雾中,正好写下归期,寄托了归乡的美好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龙蛇”比喻为敌人,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中常见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狐兔无藏窟”,夸大了战乱带来的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渴望和对将军出征的支持,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无奈与荒凉,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羽檄:象征传递信息与战争的紧迫。
  • 狐兔:象征战乱下的生灵无处可藏,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
  • 龙蛇:象征敌人或潜在的威胁。
  • 箐雨泸烟:描绘了归乡的美好,充满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将军是指谁? A. 赵佗
    B. 孟获
    C. 不明确
    D. 诗人自己

  2. “空山狐兔无藏窟”的意思是什么? A. 战乱带来了荒凉
    B. 自然景观美丽
    C. 动物繁多
    D. 战争胜利

  3. 诗中提到的“羽檄”指的是什么? A. 军报
    B. 武器
    C. 战马
    D. 书信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张翥的诗更侧重于对边疆战争的描绘与思考,而李白则表现出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反映了对社会环境的关切,但主题与情感基调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