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白话文翻译:
我遥望着碧蓝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离别的怨恨。江边的野草不知道愁苦,而岩边的花儿却争相开放。山云重重相隔,音信已经千里绝断。春天过去了,秋天又回来了,思念的心情何时才能停止呢?
注释:
- 颙望:遥望、眺望。
- 怨情:因离别而生的怨恨与情感。
- 江草:江边的野草。
- 岩花:岩石上的花。
- 万重隔:形容山的重重叠叠,使人无法相见。
- 音信:音信、消息。
- 相思: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以豪放、奔放著称,作品风格多样,常常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望夫山》创作于李白的游历中,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此诗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亲情、爱情的珍视及对离别的无奈。
诗歌鉴赏:
《望夫山》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白对离别的深切思考。诗中通过“颙望临碧空”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绪,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无奈。接下来的“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对比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愁苦,使得情感更加鲜明。最后,诗人通过“春去秋复来”的时间轮回,表现出思念的无尽及其无法解脱的状态,这种情感的积累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感伤和无奈。全诗的意境深邃,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颙望临碧空:远望天空,形象地表达出思念之情。
- 怨情感离别:因离别而生的怨恨与情感,展现了内心的痛苦。
- 江草不知愁:自然界的一切仍在继续,草木不懂人间愁苦。
- 岩花但争发:岩石上的花依旧争相开放,映衬出诗人的孤独。
- 云山万重隔:高山和云层重重相隔,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音信千里绝:音信的断绝,体现出离别的彻底和无情。
- 春去秋复来:时间的流逝,春秋更替,暗示思念的永恒。
- 相思几时歇:抒发了对思念之苦的深切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采用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自然景物比喻人的情感,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 夸张:如“音信千里绝”,夸张地表现离别的绝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思念的渴望,表现了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李白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空:象征着广阔与孤独。
- 江草:代表自然的无情与生命的延续。
- 岩花:象征着坚韧与美丽。
- 云山:表现出距离和阻隔。
- 春秋: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颙望临碧空”中的“颙望”是什么意思?
- A. 遥望
- B. 低头
- C. 睡觉
-
诗中提到的“江草”在表达什么?
- A. 愁苦
- B. 快乐
- C. 无知
-
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情感?
- A. 朋友
- B. 爱人
- C. 家人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相思》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兄弟间的情感,而《望夫山》则专注于爱情的无奈与思念。两首诗都使用了自然意象来衬托情感,但在情感的深度与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
- 《李白诗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