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
时间: 2025-01-04 08:57: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
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
将欲继风雅,岂徒清心魂。
前赏逾所见,后来道空存。
况属临泛美,而无洲诸喧。
漾水向东去,漳流直南奔。
空濛三川夕,回合千里昏。
青桂隐遥月,绿枫鸣愁猿。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
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
白话文翻译:
谢公曾经在彭蠡游玩,因此我也来到了松门。
我正想窥视那石镜,顺便探寻江流的源头。
我想要继承风雅之气,岂是单靠清净的心灵和魂魄。
我在前面所欣赏的景象,远远超过了我所见的;
而后来我所走的道路,却是空荡荡的。
况且现在正是品味美景的时候,却没有多少喧嚣和人声。
荡漾的水向东流去,漳水则直奔南方。
黄昏时分,三条江流在空蒙中交汇,远处千里昏暗。
青色的桂树隐约在远处的月光中,绿枫树下传来愁苦的猿鸣。
水面碧绿,或许可以采摘,而金色的精华又难以言表。
我将要学习成仙,希望能与琴声高歌畅谈。
注释:
- 彭蠡:古地名,今湖北省,谢公是谢安,唐代著名文人。
- 松门:地名,意指松树环绕的门口。
- 石镜:指水面如镜,映照出周围的景象。
- 穷江源:探寻江河的源头。
- 风雅:文人所追求的高雅情趣。
- 临泛:在水面漂浮,指游览的状态。
- 空存:空荡荡的,缺乏生气。
- 漾水:波光粼粼的水面。
- 青桂、绿枫:自然景色,青桂指青色的桂树,绿枫则是枫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豪放,想象丰富,常常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李白游历的过程中,借景抒情,表达他对谢公的怀念,并寄托了他对高雅生活和自然美景的向往。李白在松门游玩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进而引发关于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谢公之彭蠡”为引子,开篇即点明游览的缘起,表现出李白对谢公的追慕之情。通过“窥石镜”而感受到的自然美,进一步引发对生活的思考。全诗层层递进,前半部分描绘自然景色,后半部分则内心挣扎与理想追求的对比。
李白在诗中使用了诸多生动的意象,如“空濛三川夕”、“青桂隐遥月”等,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美丽,令人如临其境。诗中表现出的孤寂与愁苦,例如“绿枫鸣愁猿”,则与他内心的追求形成鲜明对照,显现出他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由外到内,由景入情,体现了李白对风雅的追求与对自由的向往。他在“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的结尾,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坚定追求,展现出一种不羁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开篇提及谢公,表明游览的原因,传达出对文人风雅之情的向往。
- 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强调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探索,表现出对江河源头的好奇。
- 将欲继风雅,岂徒清心魂:表达想要追求高雅的情怀,不仅仅是内心的清净。
- 前赏逾所见,后来道空存:前面看到的美景远超想象,而后却感到空虚。
- 况属临泛美,而无洲诸喧:在游览美景的时刻,身边却没有喧闹的人群。
- 漾水向东去,漳流直南奔:描绘水流的自然状态,表现出和平与宁静。
- 空濛三川夕,回合千里昏:描绘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表达一种辽阔与悠远的感受。
- 青桂隐遥月,绿枫鸣愁猿:用意象描绘远处的景物与潜在的愁绪。
-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水的清澈可采,而金色的精华却难以言喻。
- 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表达了追求理想生活的愿望,希望与高尚的琴声对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石镜”,形象生动。
- 拟人:描绘自然景物时赋予其人类情感,如“鸣愁猿”。
- 对仗:如“青桂隐遥月,绿枫鸣愁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李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他内心的渴望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精神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谢公:文化名人,象征着文人风雅。
- 石镜: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 江源:象征探索与追求。
- 青桂、绿枫:自然美的象征,代表了宁静与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谢公”是谁? A. 唐朝皇帝
B. 著名文人
C. 战国将领 -
诗中提到“石镜”指的是什么? A. 一面镜子
B. 水面如镜的景象
C. 石头制成的镜子 -
诗中有哪些意象表现出孤独与愁苦? A. 青桂隐遥月
B. 漾水向东去
C. 水碧或可采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与王维的作品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偏向豪放与奔放,王维则更注重宁静与淡泊。李白的《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更强调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