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思庐山》
时间: 2025-01-04 10:19:36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道中思庐山
作者: 岳珂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庐山三百里,巨浸压宫亭。
势接九江汇,峰连万古青。
渊源开道术,哤幻杂仙灵。
厚地蟠奇秀,雄标动杳冥。
浓岚晨历历,流水夜泠泠。
雪拥琼瑶障,花繁锦绣屏。
吾居尝静对,亲处异空聆。
瀑布手自酌,斜川身所经。
龙渊敲短策,鸟道绝危陉。
正派尊涵泳,高山有典型。
揭来三涉径,知阅几周星。
白傅松犹在,陶潜菊未零。
坚高思并辙,今古共忘形。
便拟安圭窦,终期老涧坰。
忽严大君诏,言驾小侯軿。
一别门垂柳,重鸡肉阶蓂。
出山羞小草,浮海又流萍。
颇觉登山屐,翻成泛宅舲。
回头看豹雾,望眼隔鸾汀。
纵抱知还志,何时振倦翎。
白话文翻译:
庐山绵延三百里,巨大的山势压迫着宫殿和亭阁。
山势与九江相接,峰峦连绵如万古青翠。
源头开辟出道理的奥秘,幻影与仙灵交错其间。
厚重的土地盘踞着奇丽的景致,雄伟的标志直指苍穹。
晨雾浓厚而清晰,夜晚的流水声清脆悠扬。
雪花拥抱着琼瑶,繁花似锦,织成屏风。
我常常静静地面对这一切,耳边聆听着异空的声音。
瀑布似乎可以亲手品味,斜川是我所经过的地方。
龙渊敲打着短策,鸟道则在绝险的山崖上。
正直的品德如同涵泳,高山才有它的典范。
走过那三条小径,知晓了多少次星辰的变迁。
白傅的松树依然在,陶潜的菊花尚未凋零。
坚韧而高尚的理想与古今的思绪交融,忘却了身形。
我本想安居在圭窦,期盼在老涧中终老。
突然收到严大君的诏令,告知我驾驭小侯车。
离别时门前垂柳,重重的鸡鸣声在台阶上回响。
出山时羞愧于小草,漂泊于海上如浮萍一般。
感觉登山的木屐,仿佛变成了泛舟的舳。
回头望去,雾气弥漫如豹,视线隔着鸾汀。
纵然怀抱着重归的志向,何时才能振翅飞翔?
注释:
- 庐山: 位于江西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巨浸: 形容山势高峻,仿佛压迫着周围的建筑。
- 九江: 江西省的一个城市,因其水域而得名。
- 仙灵: 指神仙和灵异的存在。
- 厚地蟠奇秀: 形容大地上盘踞着奇特的秀美风景。
典故解析:
- 陶潜: 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隐居生活和田园诗闻名。
- 白傅: 可能指白居易,唐代诗人,因其诗歌中对自然的描写受到赞誉。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诗人,以其山水诗和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结合哲理与自然。
- 创作背景: 写作此诗时,岳珂可能在庐山游历,因而产生对自然的感慨与思索,表达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道中思庐山》是岳珂对庐山风光的深情描绘,诗中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理想与哲学思考的感悟。诗的开头通过庐山的高峻描写,营造出一种壮阔的气势,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震撼。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晨雾、流水、雪花与繁花的意象,生动地勾勒出庐山四季的变化与美丽。诗中反复提到的“静对”和“亲处”,表现了作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隐逸与世外桃源的理想。
在情感的流动中,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尤其是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的精神共鸣,显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最后,诗人在离开庐山时的惆怅与无奈,升华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令人感受到一种对自然与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庐山三百里: 开篇以地理位置设定,强调庐山的广阔。
- 巨浸压宫亭: 形容庐山的宏伟给人以压迫感,仿佛覆盖着建筑。
- 势接九江汇: 描述山势与水流相连,体现自然的融合。
修辞手法:
- 比喻: “浓岚晨历历”,晨雾如同浓墨般清晰。
- 对仗: 多处使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庐山壮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思考,在自然的庇护下,诗人展现了对古今文化的共鸣与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庐山: 自然的伟岸与神秘。
- 晨雾、流水、雪花: 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松与菊: 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庐山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A) 江西
B) 湖南
C) 四川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陶潜”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陶弘景
C) 陶瓷工匠
答案:A -
诗中表现作者对自然的态度是?
A) 忽视
B) 亲近
C) 反感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李白
- 《登庐山绝顶》: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 李白的《庐山谣》:展现了庐山的壮丽风光与诗人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