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太府韦卿阁老左藏库中假山之作》
时间: 2025-01-19 14:49: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太府韦卿阁老左藏库中假山之作
权德舆 〔唐代〕
春山仙掌百花开,
九棘腰金有上才。
忽向庭中摹峻极,
如从洞里见昭回。
小松已负干霄状,
片石皆疑缩地来。
都内今朝似方外,
仍传丽曲寄云台。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山峦像仙女的手掌一样,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开放;
那九个棘刺的金腰带似乎有着非凡的才华。
忽然间在庭院中看到了巍峨的山峰,
就好像从洞穴中看到的日月光辉。
小松树已经承载着高耸入云的姿态,
片片石头也让人怀疑是从地面上缩小而来的。
今天的都城就像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依然传唱着美丽的乐曲,寄托在云台之上。
注释
- 仙掌:比喻山峦形状如同仙女的手掌。
- 九棘:指代金腰带,形容其精致与珍贵。
- 摹峻极:形容山势高峻,近乎巅峰。
- 昭回:指日月光辉,象征明亮。
- 小松:指小松树,形象地描绘出其高大挺拔的姿态。
- 缩地:指石头似乎从地面收缩而来,形象夸张。
典故解析
- 云台:在古代文学中,云台常常用来象征高远的境界和理想的生活,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 仙女:道教文化中常以仙女来代表自然和灵性,表达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敬畏与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唐代诗人,字仲明,号逸民,生于公元约730年,卒年不详。他在诗歌创作上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山水风光及抒发个人情怀,作品多在唐代中期流传。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权德舆在韦卿阁老的藏库中,观察到假山的壮丽景象后,借景抒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山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开篇的“春山仙掌百花开”,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生动呈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九棘腰金”形象地描绘了自然中的奇珍异宝,象征着生活的富饶与多姿多彩。“忽向庭中摹峻极,如从洞里见昭回”一句,将山的巍峨与光辉结合,展现出一种视觉的冲击力,仿佛把人带入了一个神秘的境地。后面的“小松已负干霄状,片石皆疑缩地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小松树与石头描绘得高大而奇特,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雄伟感。最后两句“都内今朝似方外,仍传丽曲寄云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仿佛在喧嚣的都市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乐土,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山仙掌百花开:春天的山峦如同仙女的手掌,五彩缤纷的花朵盛开,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九棘腰金有上才:金腰带上有九个棘刺,象征着精美与珍贵,似乎具有非凡的才华。
- 忽向庭中摹峻极:突然在庭院中看到了巍峨的山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如从洞里见昭回:就像从洞穴中看到的阳光,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小松已负干霄状:小松树挺拔高耸,给人以力量感。
- 片石皆疑缩地来:片片石头似乎是从地面上缩小而来的,夸张了自然的奇妙。
- 都内今朝似方外:今天的都城如同世外桃源,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仍传丽曲寄云台:依然传唱着美丽的乐曲,寄托在高远的云台之上,象征着美好和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仙掌”,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 夸张:小松“已负干霄状”,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雄伟。
- 对仗:如“片石皆疑缩地来”,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山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繁华城市中追寻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山:象征着生机、希望与繁荣。
- 仙掌:代表着自然的神秘与优雅。
- 九棘腰金:象征珍贵与非凡的才华。
- 小松:象征着坚定与力量。
- 片石:象征自然的奇妙与壮丽。
- 云台:象征着理想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仙掌”比喻什么?
- A. 仙女的手
- B. 山峦的形状
- C. 花的盛开
- D. 诗人的心情
-
“九棘腰金”象征什么?
- A. 珍贵的金饰
- B. 自然中的奇珍
- C. 高雅的才华
- D. 诗人的愿望
-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繁华的都市生活
- B. 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C. 个人的名利
- D. 历史的辉煌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山中杂诗》 - 王维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与本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前者侧重于细腻的描写,后者则更注重意象的夸张与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互为补充,共同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自然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