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绅诗》
时间: 2025-01-01 11:24: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书绅诗
权德舆
和静有真质,斯人称最灵。
感物惑天性,触里纷多名。
祸机生隐微,智者鉴未形。
败礼因近习,哲人自居贞。
当令念虑端,鄙嫚不能萌。
苟非不逾矩,焉得遂性情。
谨之在事初,动用各有程。
千里起步武,彗云自纤茎。
心源一流放,骇浪奔长鲸。
渊木苟端深,枝流则贞清。
和理通性术,悠久方昭明。
先师留中庸,可以导此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内心的真实和安宁是最为宝贵的。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迷惑,名称和名利繁多,内心的隐忧和祸根往往来源于微小之处,聪明人能够预见尚未显现的危险。由于受到社会礼教的影响,哲人则保持着自身的正直。当一个人能够保持清醒的思考,低贱的嫉妒和傲慢就不会滋生。如果不逾越道德的界限,又怎能顺其自然地展现真实自我呢?在事情开始之际要谨慎,行动也应有规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那些细微的变化则能影响整个局面。心灵的源头一旦放开,就会激起巨大的波澜。只有深厚的根基才能让树枝清澈而清亮。和谐的道理通达性理,久而久之便能显现出明亮的光辉。古代先贤所留下的中庸之道,可以引导我们一生的行为。
注释:
- 和静:和谐与安静。
- 真质:真实的本性。
- 惑:迷惑。
- 隐微:潜在的,微小的。
- 败礼:失去礼节。
- 哲人:有智慧的人。
- 念虑:思虑。
- 鄙嫚:卑鄙的妒忌和轻蔑。
- 逾矩:超出道德规范。
- 程:规则,法则。
- 千里起步:比喻长途的旅程始于第一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730-799年),字元亨,号子义,唐代诗人,曾任给事中等职。权德舆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善于描写情感和自然景物,作品常表现对时事的关注及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书绅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风气多元化之时,诗中对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事物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处境及社会的观察与感悟。
诗歌鉴赏:
《书绅诗》是一首哲理性极强的诗,诗中以“和静”开篇,强调内心的安宁与真实本质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感物而生的种种迷惑,揭示了人性在外界影响下的脆弱与复杂。诗中反复提及的“智者”、“哲人”表明作者对理智和智慧的崇尚,强调保持内心清明的重要性。
在诗的后半部分,权德舆以“千里起步武”比喻了行动的起始,强调做事应有规律,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循序渐进的思想。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深意,既有哲学思辨的深邃,又不乏生活智慧的启示,让人读后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和静有真质:内心的和谐与宁静是人的真实本性。
- 斯人称最灵:这样的状态被认为是最聪明的表现。
- 感物惑天性:受到外物的影响而迷惑了本性。
- 触里纷多名:内心因名利而纷扰。
- 祸机生隐微:潜在的祸害往往源于微小的地方。
- 智者鉴未形:智慧的人能够预见未显现的危险。
- 败礼因近习:因为受到错误的习俗影响而失去礼节。
- 哲人自居贞:贤哲自我保持正直。
- 当令念虑端:应当保持清晰的思虑。
- 鄙嫚不能萌:卑鄙的嫉妒与傲慢不会滋生。
- 苟非不逾矩:若不逾越道德的底线。
- 焉得遂性情:又怎能顺其自然地表现自我?
- 谨之在事初:在事情开始时要谨慎。
- 动用各有程:行动应遵循一定的规律。
- 千里起步武:万里长征始于足下。
- 彗云自纤茎:微小的变化能影响整体。
- 心源一流放:心灵的流动一旦放开。
- 骇浪奔长鲸:激起巨大的波澜。
- 渊木苟端深:深厚的根基。
- 枝流则贞清:枝叶自然清晰。
- 和理通性术:和谐的道理通达于性理。
- 悠久方昭明:经过时间的考验显得明亮。
- 先师留中庸:古代先贤所传的中庸之道。
- 可以导此生:能引导我们的一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里起步武”,“彗云自纤茎”,将行动与变化的关系形象化。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形成思维的层层推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内心的和谐与真实,以及如何抵御外界的干扰,保持智慧和正直。诗人通过描绘人性的复杂,劝诫人们应当保持理智和清醒,寻求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和静: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美。
- 智者:象征智慧与预见能力。
- 哲人:象征高尚与正直。
- 千里:代表长远的目标和理想。
- 彗云:象征微小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和静有真质”所指的是什么? A. 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B. 外在的荣华富贵
C. 个人的名声
答案:A -
“千里起步武”这句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事物的复杂性
B. 行动应从小处开始
C. 要求高标准
答案:B -
诗人认为“哲人自居贞”意味着什么? A. 不关心外界
B. 保持内心的正直
C. 追求名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中庸》:讲述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及其哲学思想。
- 《静夜思》:李白的诗中同样体现了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书绅诗》均表现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但一个是对思乡的抒发,另一个则是对人性的探讨,前者更具个人情感色彩,后者则蕴含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论语》中的中庸思想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