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茅山酬杜评事见寄》

时间: 2025-01-17 09:24:28

喜得赏心处,春山岂计程。

连溪芳草合,半岭白云晴。

绝涧漱冰碧,仙坛挹颢清。

怀君在人境,不共此时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得赏心处,春山岂计程。
连溪芳草合,半岭白云晴。
绝涧漱冰碧,仙坛挹颢清。
怀君在人境,不共此时情。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这赏心悦目的地方,春天的山景又怎能用路程来计算呢?溪水潺潺,芳草如荫,半边山岭上白云晴朗。绝壁的涧水漱洗着碧冰,仙人的坛子里飘逸着纯净的气息。我怀念你在尘世间的人,却无法与你共享此时此景的情感。

注释:

  • 赏心:令人心情愉悦的地方。
  • 岂计程:岂能用路程来计算,表现出对美景的陶醉。
  • 芳草:芳香的草,象征春天的生机。
  • :山间的小溪。
  • :舀取,形容采集之意。
  • 颢清:形容清澈明亮。
  • 怀君:思念朋友或知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权德舆,唐代诗人,字仲明,号天池,出身于官宦家庭,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擅长描写山水风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游茅山时,作者受到杜评事的寄情之作,表达了他对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游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美景的沉醉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喜得赏心处”,直接传达了作者在春日游览中的愉悦心情,接着用“春山岂计程”强调自然之美无法用简单的距离来衡量,表现出作者对春天景色的陶醉。接下来的“连溪芳草合,半岭白云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溪水与草木相得益彰,白云与山岭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在后两联中,作者通过“绝涧漱冰碧”和“仙坛挹颢清”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绝涧的碧水与仙坛的清气形成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似乎暗示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然而最终一句“怀君在人境,不共此时情”则透出了深深的惆怅,尽管身处美好风景中,心中却无法与友人共享,表明了人际间的距离与无法弥补的遗憾。这种对比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反映出在美好时光之中,孤独与惆怅的交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喜得赏心处:表达在美好景致中感到愉悦。
    • 春山岂计程:强调春天的美景无法用路程来衡量,突出自然之美的无穷。
    • 连溪芳草合:描写溪水与草地的和谐,展现生机。
    • 半岭白云晴:表现出晴朗的天气与美丽的山景。
    • 绝涧漱冰碧:描绘清澈的水流与冰的颜色,传达清新感。
    • 仙坛挹颢清:暗含仙境般的清新气息。
    • 怀君在人境:表达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人间的情感。
    • 不共此时情:感叹无法与友人共享当下美好时光,传达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美景比作“仙坛”,增添了诗意。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景物象征着作者的情感,山水与友谊的距离相互映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与隔阂。

意象分析:

  • 春山:象征生机与希望。
  • 溪水:代表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 白云:象征自由与悠闲。
  • 冰碧:象征清澈与纯净。
  • 仙坛:代表着理想与超然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山岂计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旅途的厌倦
    B. 对美景的陶醉
    C. 对友人的怀念

  2. 诗中提到的“绝涧漱冰碧”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A. 春天的花开
    B. 清澈的溪水
    C. 繁星点点

  3. 作者在诗中怀念的是谁? A. 家人
    B. 友人
    C. 自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色,表现对故国的思念。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描写春天的早晨,展现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

诗词对比

  • 权德舆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但权德舆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李白的诗则更强调自我放纵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权德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