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 其五》

时间: 2025-01-09 14:56:48

荡舟芙蓉池,红颜在池水。

侬与芙蓉花,有何不相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子夜歌 其五
作者: 李攀龙 〔明代〕

荡舟芙蓉池,红颜在池水。
侬与芙蓉花,有何不相似。

白话文翻译:

在芙蓉池上荡舟,映在池水中的红颜美丽动人。
我与这芙蓉花,有什么不同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荡舟: 划船,泛舟。
  • 芙蓉: 指荷花,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 红颜: 形容年轻女性的美丽容貌。
  • : 我,古代汉语中自称的用法。

典故解析:

  • 芙蓉花自古以来被视为美的象征,常与女子的美貌相提并论。诗中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美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攀龙(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咏物、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子夜歌》是李攀龙的代表作品之一,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子夜歌 其五》通过简单的画面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完美结合。诗中描绘的“芙蓉池”和“红颜”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荡舟于芙蓉池中,眼前的景色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共鸣,仿佛自己也与那美丽的芙蓉花融为一体。

诗中的意象极具表现力,芙蓉池代表着美丽与宁静,而“红颜”则是青春与活力的象征。两者之间的对比,揭示出诗人对自身美的认同与对自然美的向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美好瞬间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荡舟芙蓉池”描绘了诗人在美丽的芙蓉池上荡舟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 “红颜在池水”则让人联想到水中的倒影,美丽的女子与自然交融,形成一种和谐的画面。
  • “侬与芙蓉花,有何不相似”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美的自省,认为自己与自然中的美丽花朵并无二致。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红颜”比作“芙蓉花”,强调自然美与人美的和谐共存。
  • 对仗: 两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的感悟与自我认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青春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池: 代表了自然的美丽与纯洁。
  • 红颜: 象征着青春和美丽。
  • : 反射出生命的流动和时光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荡舟芙蓉池”中的“芙蓉”指的是什么花?

    • A. 玫瑰
    • B. 荷花
    • C. 菊花
  2. “红颜在池水”是指什么?

    • A. 诗人的容貌
    • B. 自然景色的倒影
    • C. 以上皆是
  3. 诗中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时间的无奈
    • B. 对美的赞美与自我认同
    •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李攀龙的《子夜歌 其五》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自我认同,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李攀龙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