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腕困置扇坐,鲜袿苦汗涴。欢言勿懊恼,三伏已将过。
白话文翻译:
手腕因疲惫而放下扇子坐着,身上的衣服因出汗而湿透。欢快地说话不要感到懊恼,三伏天已经快要过去了。
注释:
- 腕困:手腕疲惫,指长时间使用扇子而感到疲惫。
- 置扇坐:放下扇子坐下,表达无力再扇的状态。
- 鲜袿:鲜艳的衣服,指夏季穿着的衣物。
- 苦汗涴:辛苦地出汗,衣服因汗水而浸湿。
- 欢言:欢快的言语。
- 勿懊恼:不要感到懊恼。
- 三伏:指三伏天,夏季最热的时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廷陈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描绘生活中的小事,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三伏天,正值夏季酷暑,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炎热天气的无奈,以及对即将过去的夏天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酷热夏季的情景,表现了人在炎热天气下的无奈与挣扎。首句“腕困置扇坐”,展现了诗人因酷暑而疲惫的状态,扇子作为消暑的工具,此时显得负担沉重。这种身体的劳累与心理的反思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歌的主旨。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鲜袿苦汗涴”描绘出满身汗水的形象,既有视觉的冲击,也让人感受到炎热带来的不适。这里,诗人用“鲜袿”一词,暗示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然而随之而来的“苦汗”则是对这种生机的反讽,显示出夏天的极端与矛盾。
最后两句“欢言勿懊恼,三伏已将过”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乐观态度。尽管当下酷热难耐,但诗人提醒自己和读者,三伏天即将结束,未来会更加美好。此处不仅给予人们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也传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腕困置扇坐:手腕疲倦放下扇子坐下,表现出因酷热而无奈的状态。
- 鲜袿苦汗涴:鲜艳的衣服因汗水而湿透,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炎热的感觉。
- 欢言勿懊恼:欢快地交谈,不要感到懊恼,传达了一种轻松的心态。
- 三伏已将过:三伏天即将过去,暗示着希望与未来的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腕困”和“鲜袿”,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汗水与炎热相结合,生动地表达了夏季的酷热感受。
- 反讽:通过“欢言”与“苦汗”的对比,传达出生活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夏日酷暑的感受与对未来的期待。虽然酷热令人疲惫,但只要坚持,三伏天终将过去,生活会迎来新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扇:象征着消暑的工具,代表了对炎热的抵抗。
- 汗水:象征着辛劳与疲惫,反映出夏季的酷暑。
- 欢言:象征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与酷热形成对比。
- 三伏:象征着炎热的夏季,暗示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腕困置扇坐”中“腕困”意为: A. 手腕疲惫
B. 手腕灵活
C. 手腕受伤 -
“鲜袿苦汗涴”中“苦汗”指的是: A. 快乐的汗水
B. 辛苦的汗水
C. 美丽的汗水 -
诗中提到的“三伏”是指: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南亭怀辛大》 - 宋之问
- 《早夏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王廷陈的《子夜四时歌》与李白的《静夜思》,前者描绘夏日的酷热与无奈,后者则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尽管主题不同,但都以细腻的情感反映生活的真实体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廷陈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夏日诗词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