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9 14:21:30

砧声起碧空,河里浣花红。

照影入秋水,香囊裙带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砧声起碧空,河里浣花红。
照影入秋水,香囊裙带中。

白话文翻译:

砧声在碧空中响起,河里的浣花正盛开着红色的花朵。
花影映入秋水中,香囊挂在裙带之间。

注释:

  • 砧声:砧板上敲打的声音,象征着日常生活的节奏。
  • 浣花:指浣溪沙花,水边的花,常指水边的美丽景色。
  • 照影:影子映照,指花影在水中的倒影。
  • 香囊:一种装有香料的小袋子,古人常挂在身上以散发香气。
  • 裙带:裙子的带子,古代妇女服饰的一部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益,明代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作品多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陶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士人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深情体验。开头的“砧声起碧空”,以生动的声音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秋日,仿佛听到那清脆的砧声,给人一种生活气息的真实感。接着“河里浣花红”,将视线转向河流,描绘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红色的花朵在河中盛开,象征着热情与活力,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美好。

在“照影入秋水”一句中,诗人巧妙地将花的影子与秋水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这种映照不仅仅是物象的对应,更是情感的投射,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一句“香囊裙带中”,将自然与人文结合,香囊的提及让整首诗更添一份温柔与细腻,仿佛在描绘一个女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清新,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秋意与生活的宁静。陶益通过简洁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砧声起碧空:清脆的砧声在晴朗的天空中响起,暗示出乡村的宁静与人们的生活节奏。
  • 河里浣花红:河中盛开的红色花朵,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 照影入秋水:花影映照在秋水中,表达出一种柔和的静谧感。
  • 香囊裙带中:香囊悬挂在裙带之间,增添了一种生活的细腻与温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结合,展现出和谐美好的画面。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砧声:象征着日常生活的节奏。
  • 浣花:代表自然之美和生命的活力。
  • 秋水: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 香囊:代表人文情感与生活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砧声起碧空”中的“砧声”指什么?

    • A. 一种鸟叫声
    • B. 砧板上敲打的声音
    • C. 风声
    • D. 河水声
  2. 诗中提到的“浣花”指的是?

    • A. 一种鱼
    • B. 水边的花
    • C. 一种鸟
    • D. 一种草
  3.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 C. 对历史的反思
    • D. 对人际关系的探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陶益的《子夜四时歌》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清新,后者则表达了思乡之情的深沉。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陶益研究》
  • 《古诗词鉴赏常识》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