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籴米归迟午未炊,家人窃闵乃翁饥。
不知弄笔东窗下,正和渊明乞食诗。
白话文翻译:
米还没有送到,午饭也还没做,家人暗自担心老人饥饿。
他们不知道我在东窗下挥笔写作,正与陶渊明的乞食之作相呼应。
注释:
字词注释:
- 籴米:指收购的米。
- 未炊:还没有煮饭。
- 窃:暗自、私下。
- 闵:担忧、忧虑。
- 乃翁:指年长的人,这里特指诗人自己。
- 弄笔:挥笔写作。
- 渊明:指陶渊明,号靖节,著名的诗人,常以隐居生活和田园诗闻名。
典故解析: 陶渊明(365年-427年)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田园诗和隐逸生活而受到后世推崇。本诗提到他乞食的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思考,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歌以爱国主义情怀和细腻的生活观察著称,作品涉及历史、政治、个人情感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家境贫寒之际,表现了他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思考。诗中提及陶渊明的乞食诗,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家庭生活的困境和内心的挣扎。开篇描绘了一个午后,米还未送到,饭尚未做,家人对老人的饥饿感到忧虑。这种情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窘迫和对温饱的渴望。接下来,诗人转而写自己在东窗下写诗的情景,似乎在与陶渊明的乞食诗进行一种精神上的对话。这不仅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无奈与接受。
全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生活困境的坦然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虽有生活的艰难,但通过写作,诗人找到了一种精神的寄托与安慰。陆游通过对比,展示了物质困乏与精神富足之间的辩证关系,表达了他虽身处困境却依然追求理想的坚定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籴米归迟午未炊:描述了米的到达延迟,表达了生活的拮据。
- 家人窃闵乃翁饥:家人私下里担忧老人的饥饿,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切与忧虑。
- 不知弄笔东窗下:诗人暗示自己在创作,虽然生活贫困,但仍在努力写作。
- 正和渊明乞食诗:提到陶渊明,说明自己在向往一种更为简单、纯粹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生活的贫困与精神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东窗象征着希望与创作的空间,而陶渊明则象征着理想的隐逸生活。
- 隐喻:用“乞食诗”作为创作的背景,暗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生活困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在物质匮乏中对精神充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米:象征生活的必需品,体现了生存的艰难。
- 东窗:象征创作与希望,暗示了诗人的精神追求。
- 渊明:象征隐逸生活与理想境界,反映了对古人生活方式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陶渊明
- B) 李白
- C) 陆游
-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东窗”象征什么?
- A) 物质生活
- B) 创作与希望
- C) 亲情
- D) 政治
-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著名诗人?
- A) 白居易
- B) 陶渊明
- C) 王维
- D) 李贺
答案:
- C) 陆游
- B) 创作与希望
- B) 陶渊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描绘的田园生活与陆游这首诗中的生活困境形成对比,前者向往宁静自然,后者则反映现实生活的艰辛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陆游诗文集》
- 陶渊明《陶渊明集》
- 《宋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