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法院》

时间: 2025-01-04 08:09:47

胜景门闲(开)对远山,竹深松老半含烟。

皓(皎,素)月殿中三度磬,水晶宫里一僧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法院
常建 〔唐代〕
胜景门闲开对远山,
竹深松老半含烟。
皓皎,素月殿中三度磬,
水晶宫里一僧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法院的美丽景象:胜景门静静地敞开,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竹林深处松树苍老,似乎氤氲在烟雾之中。明亮的月光洒在宫殿里,三次响起的磬声回荡;而在水晶宫内,有一位僧人在静静地打坐。

注释:

  • 胜景门:指风景优美的门,象征着环境的宁静与美好。
  • 竹深松老:形容竹子茂盛,松树古老,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半含烟:指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皓皎:明亮、洁白,形容月光的皎洁。
  • 三度磬:磬是一种乐器,这里指寺院中敲响的磬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宁静的氛围。
  • 水晶宫:暗指清幽的修行之所,象征着超然的境界。

典故解析:

  • 月殿:在古代诗词中,月亮常与清幽、宁静相关,常常用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或思乡之情。
  • :与佛教有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常用在表达超脱世俗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常建,唐代诗人,字士安,号元白,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于山林。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而著称,常常表达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常建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内心追求。

诗歌鉴赏:

《题法院》是一首描绘美丽自然景色和宁静修行生活的诗作,整体上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诗中,常建通过对“胜景门”的描写,展示了法院的开阔与美丽,远山的景象更是引人入胜。诗中所描绘的竹林和松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淀和自然的悠远,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接下来的“皓皎,素月殿中三度磬”一联,利用明月和磬声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宁静的氛围。月光照耀下的殿堂,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境地,三度的磬声回荡在空气中,带来了一种时光的流逝感。最后,描写“水晶宫里一僧禅”,则进一步引入了佛教的元素,强调了内心的安宁与超然,表现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胜景门闲开对远山

    • 描述法院的门敞开,视野开阔,恰好对着远处的山峦,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自然景观。
  2. 竹深松老半含烟

    • 竹林深邃,松树苍老,似乎被烟雾笼罩,营造出一种悠远、静谧的氛围。
  3. 皓皎,素月殿中三度磬

    •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殿堂,三次敲响的磬声回荡,强调了空间的宁静与神秘。
  4. 水晶宫里一僧禅

    • 水晶宫象征着清幽的修行之所,隐喻着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表现出诗人对内心平和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竹深松老”和“皓皎素月”,对称工整,形式美感强烈。
  • 比喻:将法院比作“水晶宫”,强调其清幽和宁静。
  • 意象:月、竹、松、磬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美好的自然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展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心灵安宁的追求。诗中蕴含的禅意,展示了常建希望在自然中找到内心平衡的愿望。

意象分析:

  • 胜景门:象征美好的自然环境。
  • 竹深松老:表现自然的悠久和生命的沉淀。
  • 皓皎素月:象征纯洁与宁静,指向内心的平和。
  • 水晶宫与僧禅:暗指清幽的修行环境,体现超然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胜景门”主要表示什么? A. 一扇普通的门
    B. 风景优美的门
    C. 城市的入口

  2.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竹林和松树的状态是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水晶宫”指的是一个现实中的地方。(对/错)

答案:

  1. B
  2. 深、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 李白《月下独酌》:通过月光下的饮酒,展现孤独与思索的情感,与常建的内心追求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常建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