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杳杳袅袅凄凄依依清且切,
鹧鸪飞处又斜阳。
相思岭上相思泪,
不到三声合断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缠绵的思念情感。清幽的环境中,鹧鸪在夕阳下飞翔,诗人心中充满了相思之苦,泪水在山岭上滑落,三声凄厉的鸣叫让人更加心痛。
注释:
- 杳杳:形容声音细微而遥远。
- 袅袅:形容烟雾或声音轻柔而缭绕。
- 凄凄:形容悲凉,悲伤的样子。
- 依依:形容依恋,依依不舍。
- 鹧鸪:一种鸟,常用来象征相思。
- 斜阳:夕阳,即快要落山的太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萧索。
- 相思泪:思念之情化为眼泪。
- 合断肠:形容心如刀割,极度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常建,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面临离别或思念之际写成,反映了他对故乡、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怀念,结合当时社会对离别与相思的普遍情感。
诗歌鉴赏:
《岭猿》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苦。诗的开头,"杳杳袅袅凄凄依依清且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凄凉的氛围,仿佛一切都被浓厚的思念所笼罩。接下来的"鹧鸪飞处又斜阳",则通过鹧鸪的飞翔和夕阳的映衬,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的孤寂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相思岭上相思泪",将情感进一步具体化,诗人站在岭上,泪水滑落,表达了思念的无奈与痛苦。最后一句"不到三声合断肠",将思念的情绪推向高潮,三声鹧鸪的鸣叫仿佛在拨动着诗人的心弦,使得痛苦愈发明显。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合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思念的深刻体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杳杳袅袅凄凄依依清且切":通过多重状态的描写,表现了思念的深邃与持续。
- "鹧鸪飞处又斜阳":鹧鸪象征孤独与思念,而斜阳则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
- "相思岭上相思泪":岭上泪水意指思念的悲伤在大自然中愈加明显。
- "不到三声合断肠":三声鹧鸪的叫声如同心中的痛苦,令人心碎。
修辞手法:
- 比喻:鹧鸪飞翔比喻思念的深远。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相思与离别的主题,表达了对故人深深的怀念和无奈的情感,展现了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执着与依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鹧鸪:相思的象征,代表孤独与思念。
- 斜阳: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萧索。
- 相思泪:表达思念的痛苦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杳杳袅袅”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自然景色
- B. 声音状态
- C. 诗人的心情
-
“鹧鸪”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相思
- C. 离别
-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欢乐
- B. 悲伤
- C. 平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诗词对比:
- 常建的《岭猿》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思乡和思念的情感,但常建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白则以直接的情感诉说为主,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