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甲寅岁,从师江?,戏作竹庐》
时间: 2025-01-01 19:35: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
甲寅岁,从师江?,戏作竹庐
竹篱茅舍,本是山家景。
唤起兵前倦游兴。
地床深稳坐,春入蒲团,
天怜我,教养疏慵野性。
雪坡孤月上,冰谷悲鸣,
松竹萧萧夜初静。
梦醒来,误喜收得闲身,
不信有俗物沈迷襟韵。
待临水依山得生涯,
要传取新规,再营幽胜。
白话文翻译:
在甲寅年,我跟随师父到江边,戏作这首《洞仙歌》。
竹篱茅舍,正是我山中生活的景象。
唤醒我在战前的游兴。
我坐在深稳的地床上,春天的气息飘入蒲团,
天怜我,教养我这懒散的野性。
雪坡上孤月高挂,冰谷中悲鸣声起,
松竹在夜晚萧萧作响,初夜正静。
梦醒时分,误以为获得了闲适的生活,
不相信有世俗的事物让我沉迷于襟怀的韵味。
待到临水依山才能得生涯,
我想传达新的规矩,再营造幽静的胜地。
注释:
- 甲寅岁:指的是中国农历的甲寅年。
- 竹庐:指用竹子搭建的简陋小屋。
- 兵前倦游兴:在战争前感到倦怠的游兴。
- 蒲团:指用蒲草编织的坐垫,常用于禅修。
- 疏慵野性:形容懒散而自由的性格。
- 雪坡孤月:雪覆盖的山坡上高挂的孤独明月。
- 松竹萧萧:松树和竹子在风中发出的声音,形容静谧的夜晚。
- 沈迷襟韵:指沉迷于世俗的情感和风雅之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松年,金朝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隐逸生活,反映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金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渴望逃离纷扰的世俗生活,寄情于自然,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诗歌鉴赏:
《洞仙歌》是一首表现诗人隐逸情怀的作品,诗中通过对竹篱茅舍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简朴而宁静的山居生活。诗人以“春入蒲团”来描绘春天的温暖与宁静,进一步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雪坡孤月”和“冰谷悲鸣”,则增添了山野的寂静之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在意象的构造上,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深邃的哲思。尤其是“梦醒来,误喜收得闲身,不信有俗物沈迷襟韵”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怀疑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诗的最后两句“待临水依山得生涯,要传取新规,再营幽胜”,则是对未来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体现了诗人追求新生活的决心。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但又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出诗人高洁的志趣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甲寅岁,从师江?,戏作竹庐:在甲寅年,我跟随师父来到江边,随意作诗,表达心情。
- 竹篱茅舍,本是山家景:竹篱和茅屋,正是山中生活的景象。
- 唤起兵前倦游兴:唤醒我在战争前的游兴与思绪。
- 地床深稳坐,春入蒲团:我坐在舒适的地床上,春天的气息弥漫在蒲团上。
- 天怜我,教养疏慵野性:天怜我,培养我这种懒散而自由的性格。
- 雪坡孤月上,冰谷悲鸣:雪坡上孤月高挂,冰谷中传来悲鸣之声。
- 松竹萧萧夜初静:松竹在夜晚发出萧萧声,初夜显得格外安静。
- 梦醒来,误喜收得闲身:梦醒时分,我误以为获得了闲适的生活。
- 不信有俗物沈迷襟韵:我不相信世俗事物会让我沉迷于情感与风雅。
- 待临水依山得生涯:待到临水依山,才能获得生涯的自在。
- 要传取新规,再营幽胜:我想传达新的生活方式,再次营造幽静的胜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环境比作竹篱茅舍,突显自然幽静。
- 拟人:将天和自然赋予情感,表现对诗人的怜爱。
- 对仗:如“雪坡孤月上,冰谷悲鸣”,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反思。诗人在追求内心自由的同时,也在探索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篱茅舍:象征着简朴、自然的生活状态,体现隐逸之美。
- 孤月:象征孤独和清冷,反映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
- 松竹: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增添了诗的悠远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洞仙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蔡松年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雪坡孤月”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富贵
-
“待临水依山得生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期望?
- A. 追求财富
- B. 渴望隐逸生活
- C. 希望出名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蔡松年的《洞仙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展现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蔡松年更强调对世俗的反思与孤独感,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生活态度。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金代诗人蔡松年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隐逸文化与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