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题夏吷庵丈画华山图,次辛稼轩韵》
时间: 2025-01-01 19:34: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 题夏吷庵丈画华山图,次辛稼轩韵
作者:吴湖帆 〔清代〕
烟浮翠霭,正萦纡秦路。道是雄关马盘处。
对仙人露掌,缥缈情怀,应识尔爱听玉泉飞雨。
莲花峰陡峙,百丈崖巉,不怕携筇自来去。
招月玩,把云囊,画稿搜罗,纵一例荆关摹取。
为泰华松风写真真,好开卷神移,壮游留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秀美景色,烟雾缭绕,像是飘浮在秦路之上。这里是雄伟的关口,骑马经过的地方。面对仙人轻轻挥手,那缥缈的情怀,想必你也知道我喜欢倾听玉泉的飞雨声。莲花峰陡峭耸立,百丈高的悬崖,让人无畏地携着竹杖来往游玩。招月把玩,把云彩装进囊中,搜集画稿,尽管只是一例荆关的描摹。为泰华的松风,绘出真实的景色,愿意打开卷轴,感受那神奇的移动,留下壮丽的游历。
注释:
字词注释:
- 萦纡:缭绕、回旋的样子。
- 雄关:指雄伟的关口。
- 缥缈:轻盈而虚幻的样子。
- 玉泉:指华山的泉水,清澈动人。
- 携筇:携带竹杖,形容登山时的步态。
- 招月玩:与月亮玩耍,形容对月光的欣赏。
典故解析:
- 华山:中国五岳之一,以其险峻著称,是道教圣地,常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 辛稼轩:南宋词人,以豪放派词风著称,是吴湖帆的韵脚承接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68),字子言,号湖帆,江苏人,是近现代著名的画家、诗人,特别擅长山水画。他的诗歌多取材于自然,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吴湖帆欣赏夏吷庵丈的华山画作时,受其画作的启发,表达了对华山壮丽景色的赞美与向往,体现了诗人与画家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吴湖帆的《洞仙歌》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怀的诗作。全诗以华山为主题,运用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华山的壮美景色。开篇以“烟浮翠霭”描绘出华山的迷人氛围,仿佛置身于缭绕的云雾之中,令人神往。接着,诗人提到“雄关马盘处”,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仿佛是对古代文人游历华山的追忆。
“对仙人露掌,缥缈情怀”,这句诗则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到一种精神的对话,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在描绘莲花峰的陡峭和百丈崖的壮丽时,诗人以“不怕携筇自来去”表现了他无畏的探索精神,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的最后几句,通过“招月玩,把云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入体验与感悟,写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华山的描绘,更是对人生、自然、艺术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浮翠霭,正萦纡秦路。
描述了华山的烟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仿佛在秦路上游走。 -
道是雄关马盘处。
提到华山作为历史关口的地位,强调其重要性与雄伟。 -
对仙人露掌,缥缈情怀,
表达了诗人与仙人之间的虚幻交流,传达出一种超脱的情感。 -
应识尔爱听玉泉飞雨。
诗人相信对方能够理解他对美好声音的喜爱。 -
莲花峰陡峙,百丈崖巉,
具体描写华山的莲花峰,体现出山的险峻与壮丽。 -
不怕携筇自来去。
表示诗人无畏地前来游览,表现出勇气与探索精神。 -
招月玩,把云囊,
描述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仿佛在与月亮嬉戏。 -
画稿搜罗,纵一例荆关摹取。
诗人在游历中收集灵感,描绘出美丽的景色。 -
为泰华松风写真真,
以松风为主题,赞美自然的真实与美。 -
好开卷神移,壮游留住。
希望将这壮丽的游历记录下来,与自然的体验永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浮翠霭”形象地展现了华山的雾霭。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招月玩”,使自然景物富有人情味,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华山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体现出文人对于山水之间的哲理思考。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洒脱与豪情,并以此激励人们勇于探索生活的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霭:象征神秘与远古,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
- 雄关:代表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体现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 莲花峰:象征美与险,表现出自然的壮丽与险峻。
- 玉泉:象征清澈与生命,体现了自然的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莲花峰”象征着什么? A. 美与险
B. 富贵与繁荣
C. 生命与死亡 -
诗中“招月玩,把云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月亮的恐惧
B. 对自然的向往与欣赏
C. 对人世的无奈 -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忧国忧民
B. 对自然的热爱与探索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同样描绘山水的壮丽,表现身世感慨。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洞仙歌》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借助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融合了对山水的赞美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书目推荐: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吴湖帆诗文汇集》
- 《山水画的艺术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