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南海泛舟用今释澹归韵》
时间: 2025-01-01 17:41: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 南海泛舟用今释澹归韵
伴沙鸥弄影海波中,刹那已千年。任珊瑚红褪,蓬瀛翠减,攲枕樽前。蜃幻迷离淡霭,恍听隔林鹃。何处幽云起,风自泠然。我欲披襟高咏,怕鲛人暗泣,泪似珠圆。甚苞桑枯后,尘劫总连连。便精诚真如冤鸟,又怎知终古孽难填。舟容与,恁低徊久,更待谁怜。
白话文翻译:
在海波中,沙鸥掠影,仿佛这一瞬间已是千年。任凭珊瑚的红色褪去,蓬瀛的翠色减淡,倚靠在酒樽前。蜃的幻影在淡淡的雾霭中迷离,似乎听见林间传来的杜鹃声。不知幽云何处升起,阵阵清风自凉而来。我想披衣高歌,然而却怕鲛人会暗自哭泣,那泪水似珠般圆润。即使桑树枯萎后,尘世的劫难仍然不断。即便真诚如冤鸟,又怎能知道那古老的孽缘难以填补。船儿在这儿低徘徊,究竟还待谁来怜惜呢?
注释:
- 沙鸥:海边的一种鸟,常在海面上飞翔。
- 刹那:形容极短的时间。
- 珊瑚红褪:指珊瑚的颜色褪去,象征时光流逝。
- 蓬瀛: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美好理想。
- 蜃幻:指海中蜃气楼的幻影,形象而虚幻。
- 杜鹃:一种鸟,常被用作思乡和悲伤的象征。
- 鲛人:传说中的海中人鱼,传说其泪如珠。常象征无奈和悲伤。
- 冤鸟:传说中的鸟,象征冤屈和无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盛元,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他的诗风兼具古典与现代元素,常用古典的意象表达当代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现代,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有关。海洋象征着广阔的心灵与情感,而沙鸥的轻盈则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 南海泛舟用今释澹归韵》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悟。开篇以“伴沙鸥弄影海波中”引入,生动描绘了海边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以“刹那已千年”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流逝的感慨,令人思绪飞扬。
“任珊瑚红褪,蓬瀛翠减”,这一句中,珊瑚与蓬瀛的意象对比,暗示着美好事物的衰退,透出一种惆怅和无奈。接着,诗人引入“蜃幻迷离淡霭”,将读者带入一个虚幻而迷离的境界,似乎在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何处幽云起,风自泠然”,此处描绘的清风与幽云,既是自然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
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我欲披襟高咏”表达了对自由和高歌的渴望,但又被“怕鲛人暗泣”所牵绊,显得脆弱而无奈。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富有现代人的情怀,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伴沙鸥弄影海波中:描绘沙鸥在海波上飞翔,形成的一种美丽景象。
- 刹那已千年:时间的流逝感觉,瞬间的美好似乎已是千年。
- 任珊瑚红褪,蓬瀛翠减,攲枕樽前:表达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
- 蜃幻迷离淡霭,恍听隔林鹃:蜃气楼的幻影与耳边的杜鹃声交织,营造出氛围。
- 何处幽云起,风自泠然:清风拂面,云起幽然,反映内心的宁静。
- 我欲披襟高咏,怕鲛人暗泣:渴望高歌,却又怕鲛人的悲伤泪水。
- 甚苞桑枯后,尘劫总连连: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 便精诚真如冤鸟,又怎知终古孽难填:真诚的情感却无法弥补曾经的遗憾。
- 舟容与,恁低徊久,更待谁怜:在无尽的等待中,最终还是孤独一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似珠圆”,形象比喻悲伤的流露。
- 拟人:如“风自泠然”,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刹那已千年”,“任珊瑚红褪”,对仗工整,增添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美好事物衰退的惋惜,以及对自由的渴望与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诗中蕴含的情感复杂而细腻,反映出人面对生活无常的深思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鸥:象征自由与宁静。
- 珊瑚:象征美好与珍贵。
- 蜃幻:象征虚幻与梦境。
- 杜鹃:象征思乡与悲伤。
- 鲛人:象征无奈与悲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沙鸥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由与宁静
- B. 忧伤
- C. 时间的流逝
-
诗中提到的“鲛人”暗喻什么?
- A. 爱情的悲哀
- B. 对自由的追求
- C. 人生的无奈
-
诗中“泪似珠圆”使用的是哪种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熊盛元与李白的诗作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但熊盛元更显细腻与内省,而李白则是豪放与洒脱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现代诗歌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