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郡斋海榴》
时间: 2025-01-01 19:25: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泽国韶气早,开帘延霁天。
野禽宵未啭,山蜚昼仍眠。
目兹海榴发,列映岩楹前。
熠爚御风静,葳蕤含景鲜。
清晨绿堪佩,亭午丹欲然。
昔忝金闺籍,尝见玉池莲。
未若宗族地,更逢荣耀全。
南金虽自贵,贺赏讵能迁。
抚躬万里绝,岂染一朝妍。
徒缘滞遐郡,常是惜流年。
越俗鄙章甫,扪心空自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春的早晨,诗人打开窗帘,阳光洒入,天清气朗。夜晚的野鸟尚未啼鸣,山中的昆虫白天依旧沉睡。眼前的海榴花绽放,鲜艳的花朵映衬着岩石和门廊。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生机勃勃,色彩鲜艳。清晨的绿意让人心情愉悦,午后的红花似乎在燃烧。诗人回忆自己曾经身为金闺的身份,见过那美丽的莲花,却不如家乡的荣耀。南方的金银虽贵重,但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纵使经历万里,难以染上这一朝的美丽。只因滞留在远方的郡邑,常常惋惜流逝的岁月。身处乡土的俗气,让诗人感到心中空虚而自怜。
注释
- 泽国:指水域丰富的地方,如江南地区。
- 韶气:春天的气息。
- 海榴:海榴花,一种美丽的花卉。
- 熠爚:形容光彩夺目。
- 金闺:指显赫的家庭或名门望族。
- 南金:指南方的贵重金属或财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子文,号宗道,生于682年,卒于753年。他以五言诗见长,风格清新,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身处郡邑之时,借描写春天的美景,抒发对故乡和过往荣华的思念。
诗歌鉴赏
《玩郡斋海榴》是宋之问对于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中不乏对人生和荣华的感慨。开篇以“泽国韶气早”引入春天的气息,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的生命力是如此的强烈与早熟。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尤其是“目兹海榴发”的意象,花开正盛,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然而,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个人的思考与感慨,尤其是对荣华富贵的渴望与对往昔的怀念。诗中的“昔忝金闺籍,尝见玉池莲”表达了诗人曾经的荣耀,而现在却与世俗的羁绊相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和对流年流逝的惋惜,使得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表象下,透露出深沉的人生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泽国韶气早:水乡的春天来得早。
- 开帘延霁天:打开窗帘,阳光洒满天空。
- 野禽宵未啭:夜间的鸟儿尚未啼鸣。
- 山蜚昼仍眠:山中昆虫白天仍在沉睡。
- 目兹海榴发:眼前的海榴花正盛开。
- 列映岩楹前:花朵映衬在岩石和门前。
- 熠爚御风静:花在微风中摇曳,光彩照人。
- 葳蕤含景鲜:枝叶繁茂,景色鲜艳。
- 清晨绿堪佩:清晨的绿意让人心情愉悦。
- 亭午丹欲然:午后的红花似乎在燃烧。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山蜚昼仍眠”。
- 对仗:如“昔忝金闺籍,尝见玉池莲”。
- 比喻:将荣华与海榴花的盛开对比,暗示生命的短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过往荣华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既有对美的感悟,也有对人生的沉思。
意象分析
- 海榴:象征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 山蜚:代表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金闺籍:代表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反映诗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海榴”是什么意象?
- A. 春天的花
- B. 秋天的果实
- C. 冬天的雪
- D. 夏天的阳光
答案:A
-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对荣华的渴望
- B. 对春天的赞美
- C.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 D. 以上皆是
答案:D
-
诗中提到的“昔忝金闺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自豪
- B. 羞愧
- C. 惋惜
- D. 愤怒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宋之问的《玩郡斋海榴》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春天的美景,但杜甫更侧重于国家动荡下的个人感受,而宋之问则强调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抒发。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