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裴友书斋
作者:李观
卧君山窗下,山鸟与我言。
清风何飕飗,松柏中夜繁。
久游失归趣,宿此似故园。
林烟横近郊,谿月落古原。
稚子不待晓,花间出柴门。
白话文翻译:
在君山的窗下,我静静地卧着,山鸟与我低声交谈。
清风轻轻吹拂,松柏间夜色愈发浓郁。
久居此地,已失去归家的感觉,留宿于此,仿佛回到了故园。
林间的烟雾笼罩着近郊,溪流的月光洒落在古老的原野上。
小孩子不再等到天亮,便在花丛间推开柴门。
注释:
- 卧:躺、卧着。
- 君山:指的是一座山名,可能是指作者所处的环境。
- 飕飗:形容风声轻快的样子。
- 松柏:常用来象征长青的树木,寓意长久和坚韧。
- 宿:停留、过夜。
- 林烟:指林间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谿月:溪水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稚子:小孩子,表现出童真和活泼。
- 柴门:指用木柴制成的门,通常与乡村生活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观,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李观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观在友人书斋中住宿期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感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宿裴友书斋》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诗。全诗以平静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开篇“卧君山窗下”,便将读者引入一种悠闲的氛围,作者在窗下静卧,感受山鸟的鸣唱,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接下来的“清风何飕飗,松柏中夜繁”,通过清风与夜色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意境。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属感的追寻,“久游失归趣,宿此似故园”体现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的情愫。最后两句描绘了孩子们在花间嬉戏的场景,展现了生活的生机与活力,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温暖与希望。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又有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唐诗的精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卧君山窗下:诗人躺在窗下,意指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
- 山鸟与我言:山鸟在鸣叫,仿佛在与诗人交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清风何飕飗:描绘清风的轻快,增强了自然的动感。
- 松柏中夜繁:夜晚的松柏生机盎然,象征着坚韧与长青。
- 久游失归趣:长时间在外游玩,渐渐失去了归家的感觉。
- 宿此似故园:留宿这里让人感到如同回到故乡,带有乡愁。
- 林烟横近郊:近郊的烟雾弥漫,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谿月落古原:溪水的月光洒落在古老的原野上,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宁静。
- 稚子不待晓:小孩们不再等到天亮,表现了童年的无忧无虑。
- 花间出柴门:孩子们在花丛中推开柴门,象征着生活的活力与希望。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拟人(山鸟与我言)、对仗(清风何飕飗,松柏中夜繁)、意象(林烟、谿月)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与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 山鸟:代表自由、活力与自然的声音。
- 清风:象征着清新与舒适的生活状态。
- 松柏:象征长青与坚韧。
- 林烟:表现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 谿月:象征宁静与时间的流逝。
- 稚子:代表着童真与生活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哪里住宿?
- A. 河边
- B. 山上
- C. 书斋
- D. 花园
-
诗中提到的“山鸟”与诗人有什么互动?
- A. 高歌
- B. 与我言
- C. 飞翔
- D. 归巢
-
诗人对故乡的感受是?
- A. 想念
- B. 无所谓
- C. 讨厌
- D. 愉快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观的《宿裴友书斋》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李观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孤独之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