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1-04 08:08:4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木兰花慢
作者: 王恽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烂云衢彩婺,和晓月,满庭闱。
正梅粉香飘,林梢紫动,淑景初迟。
观津盛传王氏,道孝心重见老莱衣。
和气一家瑞霭,慈颜九十柔仪。
香烧静院趁朝晖。未省杖扶持。
纵德厚流长,遐龄能健,此事应稀。
婆娑绿萱堂背,爱一竿苍竹六孙枝。
照映西山秀色,年年翠点修眉。
白话文翻译:
在五彩斑斓的云彩和清晨的月亮下,庭院里洋溢着梅花的香气。此时,林梢的紫色花朵轻轻摇动,春光初露。王氏的孝道在观津地区广为流传,老莱衣的故事再现,彰显了子女的孝心。家中和气生辉,瑞气缭绕,九十高龄的老人面容慈祥。香火在宁静的院子里燃烧,趁着晨曦的光辉,未曾想过老人的拐杖已需要扶持。纵然品德深厚,寿命绵长,这样的事在世间却是稀有。绿萱在堂后摇曳,爱惜着一竿苍竹与六个孙儿的枝丫。映照着西山的秀丽风光,年年为他们修眉添翠。
注释:
- 烂云衢彩婺:烂,光彩夺目;衢,街道;彩婺,指五彩的云彩。
- 梅粉香飘:梅花的芬芳在空气中飘荡。
- 老莱衣:指古代孝子老莱子,因其孝心被后世传颂。
- 和气一家瑞霭:和气使得一家人团结,瑞霭象征吉祥的气息。
- 婆娑绿萱:婆娑,形容轻轻摇曳;绿萱,指萱草,象征母爱和长寿。
典故解析:
- 老莱衣:老莱子是战国时期的孝子,以其孝心和装扮而闻名,常被后人用作孝道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1286—1356),元代诗人,字君孚,号观澜居士,出生于山西,后迁至南京。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作品多表现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创作于王恽晚年,正值他在生活中对亲情与孝道的深刻反思与感悟。诗中描绘了和谐的家庭生活与对长辈的敬爱,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以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象为引子,逐步深入到家庭的温暖与孝道的主题。诗中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与嗅觉体验。尤其是“梅粉香飘,林梢紫动”,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情感的温暖。
随着诗句的推进,王恽将视线转向家庭的和谐与亲情的深厚。他引用了“老莱衣”的典故,强调孝道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对九十高龄者的描写,既有对老人的敬仰,也有对长寿与健康的期盼。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前半部分描绘自然景色,后半部分深入家庭情感,通过对比,强化了孝道的主题。诗人在温暖的氛围中,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恩与对亲情的珍惜,使整首诗充满了正能量,令人倍感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烂云衢彩婺,和晓月,满庭闱。
描绘春天的美丽晨景,充满生机与希望。 -
正梅粉香飘,林梢紫动,淑景初迟。
梅花的香气弥漫,春意渐浓,描写大自然的细腻变化。 -
观津盛传王氏,道孝心重见老莱衣。
引用老莱子的故事,强调家庭的孝道与传承。 -
和气一家瑞霭,慈颜九十柔仪。
通过对家庭和睦的描写,展现长辈的慈祥与温暖。 -
香烧静院趁朝晖。未省杖扶持。
反映出对老年生活的思考与尊重。 -
纵德厚流长,遐龄能健,此事应稀。
强调德行与长寿的珍贵,令人深思。 -
婆娑绿萱堂背,爱一竿苍竹六孙枝。
以萱草和竹子象征母爱与后代,描绘了家庭的繁荣。 -
照映西山秀色,年年翠点修眉。
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萱草与母爱相联,透出深厚的情感。
- 拟人:描绘自然景色时,赋予其生命与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香烧静院趁朝晖,未省杖扶持”,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引出家庭的和谐与孝道,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激,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绿萱:代表母爱与长寿。
- 苍竹:象征坚韧与高尚的品格。
- 瑞霭:象征吉祥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诗中提到的“老莱衣”是象征什么?
- A. 孝道
- B. 君子
- C. 友情
- D. 爱情
-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色主要是?
- A. 秋天
- B. 冬天
- C. 春天
- D. 夏天
答案:
- C. 元代
- A. 孝道
- C.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恽《木兰花慢》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但王恽更加侧重家庭的温情与孝道,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华古诗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