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饱经霜古树》
时间: 2025-01-17 10:42: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饱经霜古树
(作者:佚名)
饱经霜古树,怕春寒趁腊引青枝。
逗一点阳和,隔年信息,远报佳期。
凄葩未容易吐,但凝酥半面点胭脂。
山路相逢驻马,暗香微染征衣。
风前袅袅含情,虽不语引长思。
似怨感芳姿,山高水远,折赠何迟。
分明为传驿使,寄一枝春色写新词。
寄语市桥官柳,此先占了芳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一棵经历了严寒霜雪的老树,因而对春天的寒意感到恐惧。然而,春天的阳光透出,带来了隔年重聚的消息,远方的春天即将来临。老树的花蕾尚未容易绽放,但已经像是涂抹了胭脂一样,显露出一丝娇嫩。骑马在山路上相遇,暗香轻染了征服者的衣衫。微风中,花儿摇曳,似乎传递着情感,虽然不言语,仍引发了长久的思念。花开似乎在怨怼那美丽的姿态,山高水远,赠送的时机却显得遥遥无期。显然是为了传递信息,寄来一枝春色,写下新的词句。最后寄语桥边的柳树,你已经先占了春天的芳香。
注释
- 饱经霜古树:经历了很多霜雪的老树,形象地描绘出树的沧桑。
- 怕春寒趁腊引青枝:对春寒的恐惧,表明了对新生的脆弱感。
- 凄葩未容易吐:花蕾尚未容易开放,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等待。
- 暗香微染征衣:暗香缭绕,染上征者的衣服,突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
典故解析
- 春寒:在古代文学中,春寒常被用来象征新生的脆弱,尤其是在经历了寒冬后。
- 阳和:阳光和煦的春天,象征着希望和重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作者为佚名,生活于宋代,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高峰期,词风多样,题材广泛。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春天来临之际,诗人以自然界的变化为背景,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饱经霜古树》充满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古树象征着经历风霜的生命,体现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通过对春寒的畏惧与阳光的渴望,诗人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同时也隐含了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词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暗香微染征衣”,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也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整首词情感细腻,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饱经霜古树:老树经历了风霜,象征着坚持与不屈。
- 怕春寒趁腊引青枝:对春天的寒意感到恐惧,表现出对新生的脆弱感。
- 逗一点阳和:阳光透出,暗示希望的来临。
- 隔年信息,远报佳期:期待重逢的消息,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 凄葩未容易吐:花蕾尚未开放,象征着生命脆弱的状态。
- 但凝酥半面点胭脂:花的娇美,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古树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比喻:用“胭脂”比喻花的娇嫩,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树:象征经历与坚韧。
- 春寒:象征新生的脆弱。
- 暗香:自然的美好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古树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年轻
b) 经历与坚韧
c) 繁华 -
填空题:诗中提到“暗香微染征衣”,暗示了____与自然的联系。
-
判断题:这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畏惧。(对/错)
答案
- b
- 人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描绘春天的美景与情感。
- 《渔舟唱晚》:表达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诗词对比
对比《静夜思》,同样展现了思乡与自然的关系,但《木兰花慢》更侧重于对生命的感慨与期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