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增江舟中与仁伯代骧两弟小酌》

时间: 2025-01-19 13:54:09

何事登高会,翻为荡桨游。

青山曾几日,沧海正宜秋。

落照低鸿影,空江罢钓舟。

举杯兄弟在,不动插萸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事登高会,翻为荡桨游。
青山曾几日,沧海正宜秋。
落照低鸿影,空江罢钓舟。
举杯兄弟在,不动插萸愁。

白话文翻译:

这次登高的聚会,反而变成了划船游玩。
青山在这里已经过了几天,沧海正好适合在秋天游玩。
夕阳下,鸿雁的影子低低飞过,空荡荡的江面上停止了钓鱼的船只。
举杯与你们兄弟同在,心中却没有插上菊花的忧愁。

注释:

  • 登高:指的是秋天登高望远的习俗,常与重阳节相关。
  • 荡桨游:泛舟游玩,享受水上乐趣。
  • 青山:青翠的山,象征自然美景。
  • 沧海:大海,象征广阔的天地。
  • 落照:夕阳西下的光辉。
  • 鸿影:鸿雁的身影,象征迁徙与离别。
  • 空江:空荡荡的江面,表现宁静。
  • 举杯:表示庆祝或敬酒。
  • 插萸:插上香草,通常在重阳节以驱邪避灾。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而“插萸”则是重阳节的另一项习俗,强调了诗人在兄弟聚会中的欢乐与对节日习俗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孙宸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期间,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游玩,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兄弟情谊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的登高活动为背景,表现了诗人与兄弟共度佳节的欢乐与惆怅。开篇即以“何事登高会,翻为荡桨游”揭示了诗人在登高聚会中,因情景的变化而转向水上游玩的快乐。诗人用“青山曾几日,沧海正宜秋”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反映出秋天的宁静与深远,既有对景色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落照低鸿影,空江罢钓舟”两句描绘了夕阳下的宁静场景,鸿雁的影子和停泊的钓舟交织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最后一句“举杯兄弟在,不动插萸愁”则是诗人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尽管身边有欢聚,但心中却没有重阳节插上香草所带来的忧愁,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快乐。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感情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何事登高会”:在此质疑为何聚会的主题是登高。
    • “翻为荡桨游”:转而以划船为乐,显示生活的变迁与欢乐。
    • “青山曾几日”:青山的存在与时间的流逝。
    • “沧海正宜秋”:海的广阔与秋天的宜人。
    • “落照低鸿影”:夕阳下鸿雁的身影,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情绪。
    • “空江罢钓舟”:静谧的江面,暗示孤独与宁静。
    • “举杯兄弟在”:兄弟相聚,共同举杯庆祝。
    • “不动插萸愁”:虽欢聚,却无忧愁的传统习俗。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山曾几日,沧海正宜秋”体现了对仗工整。
    • 意象:如“落照”、“鸿影”营造出浓厚的秋意与孤独感。
    • 比喻:将生活中的乐趣与忧愁形象化,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登高与泛舟的场景,表现了诗人与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传统习俗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自然与时光的流逝。
  • 沧海:象征广阔的天地与人生的无常。
  • 落照:夕阳的余晖,象征美好时光的短暂。
  • 鸿影:象征离别与孤独。
  • 空江:表现宁静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诗人用什么方式表达与兄弟的情感?

    • A. 唱歌
    • B. 举杯小酌
    • C. 书信往来
    • D. 送花
  3. “落照低鸿影”中的“鸿”指的是什么?

    • A. 大雁
    • B. 天鹅
    • C. 鸳鸯
    • D. 鹦鹉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李孙宸的作品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珍视与对节日的思考。然而,李孙宸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王维则更侧重于情感的深度与思乡情怀的表现。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注》
  • 《古诗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