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氏澄心亭》

时间: 2025-01-14 18:20:18

澄心亭子水之湄,结构空凉也自奇。

已映渚蒲青间出,更涵沙竹翠相宜。

寒浆玉露银床冻,碧甃铜瓶紫绠垂。

到此不因同静者,湛然方寸与谁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澄心亭子水之湄,结构空凉也自奇。已映渚蒲青间出,更涵沙竹翠相宜。寒浆玉露银床冻,碧甃铜瓶紫绠垂。到此不因同静者,湛然方寸与谁知。

白话文翻译:

澄心亭坐落在水边,结构清凉而又奇特。亭子映照着水边的青蒲,恰好与沙竹相映成趣。寒冷的饮品像玉露一般冰凉,碧色的石子和紫色的绳索垂挂在旁。来到这里,不是为了与同样宁静的人为伍,而是想要在这宁静中,获得心灵的感悟,难以与他人分享。

注释:

  • 澄心亭:指心灵清澈的亭子,寓意清净。
  • 水之湄:水边,指亭子所处的环境。
  • 渚蒲:水边的芦苇,渚指小洲,蒲指蒲草。
  • 寒浆:清凉的饮品,可能指酒或水。
  • 玉露:清凉的露水,形容饮品清新。
  • 银床冻:形容饮品的冰凉如冻。
  • 碧甃:绿色的石子,通常用来铺地。
  • 紫绠:紫色的绳索,可能用于装饰或捆绑物品。
  • 湛然:清澈、明亮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雷,元代诗人,生活在元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状态。

创作背景:

《题方氏澄心亭》写于作者游览澄心亭时,表达对亭子环境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追求。元代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作者通过此诗寄托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以澄心亭为题,描绘了亭子周围的自然风光与环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心灵宁静的渴望。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亭子与水、芦苇、沙竹等自然元素的和谐关系,充满了生机与灵动。开篇的“澄心亭子水之湄”即设定了一个清新、宁静的空间,令人心生向往。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饮品的冰凉与亭子环境的清新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环境的清凉感与内心的平静。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体验的独到理解,强调这种宁静的体验并不依赖于外界的同伴,而是内心的一种自足与明澈。整首诗以清新雅致的语言,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澄心亭子水之湄:描绘亭子坐落于水边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澈宁静的感觉。
  2. 结构空凉也自奇:亭子的结构简洁而凉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3. 已映渚蒲青间出:亭子倒映在水面,和岸边的青蒲相互映衬。
  4. 更涵沙竹翠相宜:沙竹的绿色与水中倒影相得益彰,形成了美丽的画面。
  5. 寒浆玉露银床冻:寒冷的饮品如同冰冻的玉露,形象地描绘出清凉感。
  6. 碧甃铜瓶紫绠垂:绿色的石子、铜瓶与紫绳的描写,增添了环境的色彩。
  7. 到此不因同静者:来到此地并非为了与他人共同享受宁静。
  8. 湛然方寸与谁知:心灵清澈的感受,难以与他人分享,体现了内心的孤独与独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浆玉露”,将饮品比作清凉的露水。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手法,如“碧甃铜瓶紫绠垂”,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清新、宁静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心灵宁静的向往,反映了他在动荡生活中追求内心平和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象征宁静、流动的心境。
  • 亭子:代表人们向往的栖息之地,寄托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 青蒲、沙竹:自然之美,象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 寒浆、玉露:象征清新、纯净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澄心亭”位于什么地方? A. 山顶
    B. 水边
    C. 森林
    D. 田野

  2. “寒浆玉露”中的“寒浆”指的是什么? A. 热饮
    B. 清凉饮品
    C. 酒
    D. 果汁

  3. 诗人到澄心亭的目的是什么? A. 与朋友聚会
    B. 享受宁静
    C. 写诗
    D. 游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的清幽,表达宁静的心境。

诗词对比:

  • 比较陈雷的《题方氏澄心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山水的意境,而陈雷则更强调亭子的独特美感与个人内心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包含元代诗人的作品及背景分析。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对古典诗词的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