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与德升尚书招已懋端明叔厚内翰会饮因有倡和佳篇谩次前韵呈三兄》
时间: 2025-01-14 06:21: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盛朝多少旧公卿,
谁似三人负大名。
金带并趋清禁路,
玉杯同醉白云城。
吾侪出处真成戏,
俗眼观瞻祇自惊。
便恐名随封诏去,
且频开宴慰交情。
白话文翻译:
在盛世的朝廷上,有多少旧日的公卿,
谁能像我们三人一样享有盛名?
金带在洁净的禁路上同行,
玉杯在白云城中同醉。
我们这些人的出身真如戏剧一般,
世俗的眼光只会让人惊叹。
恐怕名声会随着皇命而去,
不如多开几次宴会来安慰我们的情谊。
注释:
- 盛朝:指的是繁荣的朝代。
- 公卿:指的是官员,尤其是高官。
- 金带:象征着权贵和地位。
- 清禁路:指的是皇宫的禁地。
- 白云城:可能是指一种理想化的饮酒环境。
- 吾侪:我们这些人。
- 出处:出身、背景。
- 俗眼:世俗的眼光。
- 封诏:皇帝的旨意或命令。
- 慰交情:安慰、维护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公辅,字子尹,号云海,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友谊的珍视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谊的深切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与三位好友相聚时的饮酒场合,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在繁华的盛世中,作者感受到名声和权力的脆弱,反而更看重与朋友之间的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作者与好友同饮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通过“盛朝多少旧公卿”开篇,体现出作者对高官显贵的思考和对名声的反思。接着,诗人以“金带并趋清禁路,玉杯同醉白云城”的意象,将饮酒的欢快与权力的象征结合,突显出在权力面前,真正的友情更加珍贵。
全诗的情感逐渐升华,最后以“便恐名随封诏去,且频开宴慰交情”结束,展现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友情的执着。诗人在面对世俗眼光和权力游戏时,选择以酒会友,用欢聚来抵御外界的纷扰,彰显出一种豁达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盛朝多少旧公卿:在繁荣的朝代中,有多少昔日的高官显贵。
- 谁似三人负大名:谁能像我们三人一样享有如此盛名。
- 金带并趋清禁路:金带的高官们一起走向皇宫的禁地。
- 玉杯同醉白云城:我们在白云城中共饮美酒。
- 吾侪出处真成戏:我们这一群人的出身真像是戏剧。
- 俗眼观瞻祇自惊:世俗的目光只会让人惊讶。
- 便恐名随封诏去:恐怕我们的名声会随着皇命而消失。
- 且频开宴慰交情:不如多开几次宴会来安抚我们的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金带”与“玉杯”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 比喻:将人生比作戏剧,强调人生的无常和戏谏。
- 排比:句子的结构层层递进,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友情的珍贵,反映出在权力和名利面前,真正的情谊才是值得珍惜的。诗人通过宴会的描绘,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带:象征权力与地位。
- 玉杯:象征享受与欢聚。
- 清禁路:象征权力的中心和高贵的生活。
- 白云城:象征理想的饮酒场所,反映了诗人的洒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人”指的是? A. 三位公卿
B. 三位好友
C. 三位诗人
D. 三位酒客 -
“金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友情
D. 名声 -
诗人最终希望通过什么来慰藉友谊? A. 名声
B. 权力
C. 宴会
D. 酒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酒与友情的主题。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陈公辅《予与德升尚书招已懋端明叔厚内翰会饮因有倡和佳篇谩次前韵呈三兄》:强调友情与权力的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酒的豪情与对友谊的珍视,但李白更具豪放和悲壮之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陈公辅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