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题画十首
作者: 唐寅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拔嶂悬泉隔世嚣,层楼曲阁倚云霄。
赏春合有溪堂约,侵晓行过独木桥。
白话文翻译:
在高耸的山峦中,悬挂的泉水将世间的喧嚣隔绝;
层层楼阁和曲折的廊道依偎在云霄之上。
春天的美景,正好让我与溪边的凉亭约定,
清晨时分,我独自走过那座小木桥。
注释:
- 拔嶂:高耸的山峰。
- 悬泉:悬挂的泉水。
- 隔世嚣:隔绝了世俗的喧嚣。
- 层楼曲阁:多层的楼房和曲折的阁楼。
- 倚云霄:依偎在云端。
- 赏春合:欣赏春天的景色。
- 溪堂约:与溪边的亭子相约赏春。
- 侵晓:清晨刚刚来临。
- 独木桥:一座用木头搭建的桥。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反映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以才情出众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画与花鸟画。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明代,反映了唐寅在游览山水时的所感所思,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人世喧嚣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通过“拔嶂悬泉隔世嚣”一句,诗人将自然的宁静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接着,通过层楼与曲阁的描绘,展现出山中建筑的灵动与优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两句“赏春合有溪堂约,侵晓行过独木桥”,通过约定与晨行的细节,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唐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拔嶂悬泉隔世嚣”描绘了高山和泉水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的壮丽和对世俗的隔离。
- 第二联“层楼曲阁倚云霄”展现了人造建筑的优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第三联“赏春合有溪堂约”,表达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愿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第四联“侵晓行过独木桥”,则表现出诗人的独立与自在,象征着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层楼曲阁”和“拔嶂悬泉”,形成音韵的和谐。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 拟人:借用“倚”字,赋予建筑以生命与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隐逸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拔嶂:象征高远和超脱。
- 悬泉:代表清凉与纯净。
- 层楼曲阁:象征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 溪堂:象征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与交流。
- 独木桥:象征独立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拔嶂悬泉”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 A. 热闹的城市
- B. 高耸的山峰和悬挂的泉水
- C. 一片田野
- 诗中提到的“溪堂”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溪边的凉亭
- C. 一座山
- 对于诗人来说,清晨的“独木桥”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的烦恼
- B. 自由与独立
- C. 朋友的陪伴
- 诗中“拔嶂悬泉”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唐寅的《题画十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山水,前者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表现出对秋天景色的深沉感悟,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集》
- 《明代诗歌研究》
- 《唐寅与明代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