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瀑图》

时间: 2025-01-17 08:37:29

一派银河倾碧落,耳根于此洗尘嚣。

要知尽日支吾处,五老峰前三峡桥。

意思解释

观瀑图

作者: 唐寅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派银河倾碧落,耳根于此洗尘嚣。
要知尽日支吾处,五老峰前三峡桥。


白话文翻译:

整幅画面就像银河倾泻而下,耳朵在这里洗净了世间的喧嚣。
想要知道整日游玩消遣的地方,便是五老峰前的三峡桥。


注释:

  • 一派: 一片,形容气势壮观。
  • 银河: 指天上的星河,形容瀑布的水流如银河般倾泻。
  • 倾碧落: 倾泻而下,碧色的水流落下。
  • 耳根: 指人的耳朵,常以此指代听觉。
  • 洗尘嚣: 洗去尘世的喧嚣,指在大自然中得到宁静。
  • 尽日: 整天,指时间的长久。
  • 支吾处: 游玩、消遣的地方。
  • 五老峰: 指山名,可能是指当地的著名山峰。
  • 三峡桥: 指三峡地区的一座桥,具有特定的地理位置。

典故解析:

  • 银河: 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水流或壮观的景象,象征着浩瀚和神秘。
  • 五老峰: 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五老峰,象征着道教文化和道士的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以山水、花鸟为主题,诗风豪放、清丽。
  • 创作背景: 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观,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浮华尘世中寻找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歌鉴赏:

《观瀑图》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唐寅对瀑布壮丽景象的赞美。首句“一派银河倾碧落”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瀑布如银河般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比喻不仅展现了瀑布的气势,也传达了自然之美的神秘与奇幻。

接下来的“耳根于此洗尘嚣”则转为抒情,表达了作者在此景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仿佛洗去了一切尘世的纷扰。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自然的宁静与人世的喧嚣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要知尽日支吾处,五老峰前三峡桥”则将视角从瀑布转向了游玩的场所,暗示了在这样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诗人希望能够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这里不仅仅是对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个悠闲自得的地方,享受片刻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唐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派银河倾碧落: 描绘瀑布的壮观,像银河一样飞流直下。
    • 耳根于此洗尘嚣: 在这美丽的自然中,心灵得以宁静,远离世俗的喧嚣。
    • 要知尽日支吾处: 询问游玩消遣的地方,暗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五老峰前三峡桥: 指明具体的地点,将自然美景与人文地理结合。
  • 修辞手法:

    • 比喻: “一派银河”比喻瀑布的壮观。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 通过夸大自然美景的方式,强调其壮丽。
  • 主题思想: 此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求,揭示了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安宁之地的主题。


意象分析:

  • 银河: 象征着浩瀚与壮丽,富有诗意。
  • 尘嚣: 代表世俗的喧闹和烦扰,形成对比。
  • 五老峰: 体现了道教文化,象征着隐逸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银河”比喻了什么?

    • A. 夜空中的星星
    • B. 瀑布的流动
    • C. 一条河流
    • D. 一条路
  2. “耳根于此洗尘嚣”中“耳根”指的是什么?

    • A. 耳朵
    • B. 自然
    • C. 心灵
    • D. 生活
  3. 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财富
    • B. 名声
    • C. 自然与宁静
    • D. 权力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望庐山瀑布》
  • 诗词对比:

    • 唐寅的《观瀑图》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都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但唐寅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