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时间: 2025-01-01 01:01:00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望久人收钓,吟馀鹤振翎。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望久人收钓,吟馀鹤振翎。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经常相约来到淮上别墅的情景。诗人表示,虽然路途不远,但他们每次都携手走向乡间的亭子。河流将山岗隔开,春光在焦痕中悄然降临。诗人远望,见到钓鱼的人收钓,吟诵之余,白鹤在空中轻振翅膀。诗人不担心归途会太晚,因为明月正好映照在小洲的前面。

注释

字词注释:

  • :频繁,常常。
  • 相携:手拉手,携手同行。
  • 河分冈势断:河流将山岗分开,山势被切断。
  • 烧痕青:春天的绿色在烧过的痕迹中显现。
  • 收钓:收起鱼竿,结束钓鱼。
  • 吟馀:吟唱之后。
  • 振翎:鸟儿振动翅膀。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明月”可引申为古代文人雅士常以月亮为寄托,表达思乡或隐逸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惠崇,宋代僧人,精通诗词,常以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为题材,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游览淮上别墅期间,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诗人在与友人相聚时,展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情。开篇的“地近得频到”,不仅表达了地理上的便利,更蕴含了与友人频繁往来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描写中,河流与山岗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独特之美,同时也隐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春天的到来使得焦痕重现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诗人目睹钓者收竿,吟唱余音,白鹤振翅,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更是升华了主题,月光的明亮和归途的宁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哲学,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近得频到:说明诗人与友人关系密切,常常相聚。
  2. 相携向野亭:两人一同出游,向乡间的亭子走去。
  3. 河分冈势断:自然景观的描写,河流将山势分开,形成独特的景致。
  4. 春入烧痕青:春天的绿色在被火烧过的地方重新生长,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5. 望久人收钓:诗人远望看到钓鱼的人已经收起鱼竿。
  6. 吟馀鹤振翎:吟唱之后,白鹤在空中轻轻振动翅膀,增添了生动的意象。
  7. 不愁归路晚:诗人不担心归家的时间会太晚。
  8. 明月上前汀: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小洲,预示着归途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春天的到来比作生命的复苏,富有诗意。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追求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宁静和思乡之情。
  • 白鹤:代表着高洁与自由。
  • 河流:象征自然的流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 A. 归途的宁静
    • B. 朋友的陪伴
    • C. 自然的变化
  2.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态度是?

    • A. 忧愁
    • B. 轻松自在
    • C. 复杂多变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 王维《鹿柴》:与此诗同样描绘田园风光,但王维更注重表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