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至织女潭》

时间: 2025-01-04 11:44:47

橹枝摇碎碧琉璃,织女潭东白塔西。

带犊吴牛依茂樾,添巢海燕啄新泥。

山溪曲折遥通谷,沙水淙潺各赴溪。

犹恨儿曹不同载,一尊他日要重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行至织女潭
作者: 陆游 〔宋代〕

橹枝摇碎碧琉璃,
织女潭东白塔西。
带犊吴牛依茂樾,
添巢海燕啄新泥。
山溪曲折遥通谷,
沙水淙潺各赴溪。
犹恨儿曹不同载,
一尊他日要重携。


白话文翻译:

船桨轻轻摇动,水面如碧琉璃般破碎,
织女潭在东边,白塔在西边。
牵着幼牛的农夫依偎在繁茂的树荫下,
海燕在这里用新泥添巢。
山间溪流曲折延伸,遥远通向山谷,
沙滩上水流潺潺,各自奔向溪流。
我心中还惋惜,儿时的伙伴不能同舟,
期待有一天再聚首,共饮一杯。


注释:

字词注释:

  • 橹枝:船桨。
  • 摇碎:摇动而使水面破碎,形容水波荡漾。
  • 碧琉璃:形容水面如碧色琉璃般透明。
  • 带犊:牵着小牛。
  • 茂樾:茂盛的树荫。
  • 添巢:在巢中加泥,形容海燕筑巢。
  • 淙潺:水流声,形容小溪流动的声音。
  • 儿曹:儿时的朋友或伙伴。
  • 重携:再次相聚,重温旧情。

典故解析:

  • 织女潭:传说中与牛郎织女有关的地方,象征着离散与团圆。
  • 白塔:古代建筑,常用于标志地理位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他的诗风豪放激昂,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日好友的怀念,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舟行至织女潭》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友情的诗作。陆游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舟行的情景、自然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水面如碧琉璃般的描写,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感,随后的描写则通过对周遭景物的观察,彰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特别是在描写农夫和燕子时,陆游利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农耕生活的惬意和自然的和谐美。最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儿时伙伴的思念,表现出一种对友情的渴望与留恋。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内心的感慨,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橹枝摇碎碧琉璃:船桨轻摇,水面如琉璃般破碎,表现出宁静而美丽的水面。
  • 织女潭东白塔西:地点的描绘,织女潭和白塔的相对位置,突显出诗人所处的环境。
  • 带犊吴牛依茂樾:描绘乡村生活景象,农夫与牛在树荫下的安逸状态。
  • 添巢海燕啄新泥:海燕在这里筑巢,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 山溪曲折遥通谷:山间溪水的曲折流淌,显示出自然的复杂与美丽。
  • 沙水淙潺各赴溪:溪水流淌的声音,增添了诗的动感。
  • 犹恨儿曹不同载: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遗憾。
  • 一尊他日要重携:期待未来能与好友再次相聚,象征着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碧琉璃”比喻水面,形象生动。
  • 拟人:海燕“啄新泥”,赋予了燕子动作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示了陆游乐观而又深情的一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人生的旅程。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象征着勤劳与生活的根基。
  • 海燕: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希望。
  • 白塔:象征着地理的标志与历史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碧琉璃”指的是什么? A. 碧色的玉石
    B. 清澈的水面
    C. 绿色的琉璃

  2. “犹恨儿曹不同载”中的“儿曹”指的是什么? A. 童年
    B. 朋友
    C. 家人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怀念? A. 自然景色
    B. 过去的朋友
    C. 童年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舟行至织女潭》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但陆游更侧重于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杜甫则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忧伤。两者在意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