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时间: 2025-01-04 11:40: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庚午八月望夜,士友悉赴郡会。杖策独游,颇怀平生故人,作水调歌以自释。予自长年,粗闻养生之术。放逐以来,又得司马子微叙王屋山清虚洞所刻坐忘论一编,因得专意宴坐,心息相依。虽不敢仰希乔松之寿,度未即死,庶有会合之期。独步长桥上,今夕是中秋。群黎怪我何事,流转古儋州。风定潮平如练,云散月明如昼,孤兴在扁舟。笑尽一杯酒,水调杂蛮讴。少年场,金兰契,尽白头。相望万里,悲我已是十年流。晚遇玉霄仙子,授我王屋奇书,归路指蓬邱。不用乘风御,八极可神游。
白话文翻译
庚午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朋友们都去参加郡中的聚会。我独自拄着拐杖散步,心中怀念着过去的故友,因此创作了这首《水调歌》来自我安慰。我从小就听说过一些养生的方法。自从被放逐以来,又得到了司马子微在王屋山清虚洞刻写的《坐忘论》一书,因此能够专心致志地静坐,心与气息相依。虽然不敢奢望像乔松那样长寿,但估计自己不会很快死去,也许还有与故友重逢的机会。我独自走在长桥上,今晚是中秋节。人们奇怪我为什么事情,流落到古老的儋州。风停了,潮水平静如绸,云散了,月亮明亮如白昼,我独自在船上兴致勃勃。笑着喝完一杯酒,水调中夹杂着蛮族的歌声。年轻时的场景,金兰之交,都已经白发苍苍。相隔万里,我悲叹自己已经漂泊了十年。晚年遇到玉霄仙子,传授给我王屋山的奇书,回家的路指向蓬莱。不需要乘风而行,八方都可以神游。
注释
- 庚午八月望夜:庚午年八月十五的夜晚。
- 杖策独游:拄着拐杖独自散步。
- 水调歌:一种诗歌形式。
- 养生之术:保养身体的方法。
- 司马子微:司马承祯,唐代道士。
- 坐忘论:道家修炼的书籍。
- 乔松之寿:比喻长寿。
- 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
- 水调杂蛮讴:水调中夹杂着蛮族的歌声。
- 金兰契:深厚的友谊。
- 玉霄仙子:道教中的仙人。
- 王屋奇书:道教的秘籍。
- 蓬邱: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山。
- 八极可神游:可以神游八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光在中秋之夜,独自散步时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他对故友的怀念,对流放生活的感慨,以及对道教修炼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是李光在中秋之夜,独自散步时创作的。诗中,李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友的怀念和对流放生活的感慨。诗的开头,他描述了自己独自散步的情景,心中怀念着过去的故友。接着,他提到了自己对养生的兴趣,以及在流放中得到的道教书籍,这些都成为他精神寄托的一部分。诗的后半部分,他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以及自己在船上的兴致。最后,他提到了晚年遇到的仙人,以及对道教修炼的向往,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庚午八月望夜:点明了创作的时间,中秋之夜。
- 杖策独游:描述了诗人独自散步的情景。
- 水调歌以自释:说明创作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自我安慰。
- 养生之术:提到了诗人对养生的兴趣。
- 坐忘论一编:提到了在流放中得到的道教书籍。
- 心息相依:描述了诗人修炼的状态。
- 独步长桥上:描绘了诗人散步的地点。
- 今夕是中秋:再次强调了时间。
- 群黎怪我何事:表达了诗人对流放生活的感慨。
- 风定潮平如练: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
- 云散月明如昼:进一步描绘了夜景。
- 孤兴在扁舟:描述了诗人在船上的兴致。
- 笑尽一杯酒:表达了诗人豁达的态度。
- 水调杂蛮讴:提到了水调中夹杂的蛮族歌声。
- 少年场,金兰契:回忆了年轻时的友谊。
- 相望万里:表达了与故友相隔万里的感慨。
- 悲我已是十年流:表达了诗人对流放生活的悲叹。
- 晚遇玉霄仙子:提到了晚年遇到的仙人。
- 授我王屋奇书:提到了仙人传授的道教秘籍。
- 归路指蓬邱: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 不用乘风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 八极可神游:表达了诗人对神游八方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定潮平如练”,将潮水平静比喻为绸缎。
- 拟人:如“云散月明如昼”,将月亮拟人化,形容其明亮如白昼。
- 对仗:如“少年场,金兰契”,“相望万里,悲我已是十年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对流放生活的感慨,以及对道教修炼的向往。诗中,李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友的怀念和对流放生活的感慨。同时,他提到了自己对养生的兴趣,以及在流放中得到的道教书籍,这些都成为他精神寄托的一部分。最后,他提到了晚年遇到的仙人,以及对道教修炼的向往,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桥:象征着孤独和流放。
- 中秋:象征着团圆和怀念。
- 扁舟:象征着自由和超脱。
- 水调:象征着诗歌和音乐。
- 金兰契:象征着深厚的友谊。
- 玉霄仙子:象征着道教和超脱尘世。
- 王屋奇书:象征着道教的秘籍和修炼。
- 蓬邱:象征着仙山和超脱尘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哪个节日创作了这首诗?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春节 D. 元宵节
-
诗人提到了哪本道教书籍? A. 《道德经》 B. 《坐忘论》 C. 《黄庭经》 D. 《周易》
-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
诗中提到的“玉霄仙子”象征着什么? A. 道教 B. 佛教 C. 儒教 D. 基督教
答案:
- B. 中秋节
- B. 《坐忘论》
- B. 悲伤
- A. 道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是中秋之作,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同样是节日之作,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爱情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光的《水调歌头》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表达了中秋之夜的情感,但李光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对流放生活的感慨,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光的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创作风格。
- 《道教文化辞典》: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诗中提到的道教文化。
- 《古代节日诗词鉴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古代节日诗词的创作背景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