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闻笳三首》

时间: 2025-01-06 09:38:58

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

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海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

尽日春风吹不散,只应分付客愁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杜牧的《边上闻笳三首》

何处吹笳薄暮天,
塞垣高鸟没狼烟。
游人一听头堪白,
苏武争禁十九年。

海路无尘边草新,
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
独感离乡万里人。

胡雏吹笛上高台,
寒雁惊飞去不回。
尽日春风吹不散,
只应分付客愁来。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
在哪里吹响的笳声,黄昏的天空中,
边塞的高墙上,飞鸟已没入狼烟。
游人一听这声音,头发都快变白,
苏武在那儿被禁锢了十九年。

第二首:
海路上没有尘土,边草显得新鲜,
荣枯的景象看不见绿杨的春天。
白沙在日暮时分,愁云密布,
我独自感受到离乡的万里之遥。

第三首:
胡雏在高台上吹笛,
寒雁被惊飞去,不再回来。
整日春风吹不散,
这愁绪只应分付给远行的客人。

注释:

  • :一种乐器,类似于笛,常用于边塞。
  • 狼烟:指烽火,通常用来传递战争的消息。
  • 苏武:汉代名将,因拒绝投降匈奴被流放,禁锢十九年。
  • 荣枯:指植物的生长与凋零,寓意生命的无常。
  • 胡雏:指胡人的小孩,常常用来指代边疆的少数民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樽前。其诗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常与李商隐并称为“李杜”。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边塞,传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和对离乡游子的思念。杜牧生活在唐代末期,社会动荡,边疆战乱不断,诗中的情感反映了其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忧虑和苦闷。

诗歌鉴赏:

杜牧的《边上闻笳三首》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边疆的艰苦与人们的忧伤。诗中通过笳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战争的迫切和游子的无奈。首联“何处吹笳薄暮天”开篇便设定了一个黄昏的场景,笳声在空中回荡,似乎在诉说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恐惧。

其中提到的“苏武争禁十九年”,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身世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被迫离乡的游子的深切同情。第二首中“白沙日暮愁云起”,诗人用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反映了他对离乡游子的深切感受。最后一首通过“寒雁惊飞去不回”,更是将游子心中的愁苦推向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黄昏时分,边塞的孤寂景象,笳声的远响让人心生惆怅。
  • 第二联提到历史人物苏武,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 第三联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离乡游子深深的思念,愁云密布的情感愈加显露。
  • 第四联以胡雏的笛声和惊飞的寒雁,传达了无尽的哀愁,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荣枯不见绿杨春”,用植物的生长变化比喻人生的无常和离愁。
  • 拟人:将春风拟人化,暗示愁绪难以解散,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工整,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加深了意象的印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乡游子的愁苦及对故土的思念展开,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笳声:象征着孤独和战争的召唤。
  • 白沙:代表着离乡的无奈与愁苦。
  • 寒雁:象征着离别与归去无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牧的《边上闻笳三首》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2. “苏武争禁十九年”中提到的苏武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3. 诗中提到的“胡雏”指的是?
    A. 中原人
    B. 边疆少数民族
    C. 外国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燕歌行》

诗词对比
杜牧的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相似之处,都是描绘边塞和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王之涣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而杜牧则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