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晚秋》

时间: 2024-09-19 21:53:04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

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意思解释

边上晚秋

作者: 杜牧 〔唐代〕

原文展示:

黑山南面更无州,
马放平沙夜不收。
风送孤城临晚角,
一声声入客心愁。

白话文翻译:

黑山南面再没有其他的州郡,马匹在平坦的沙地上夜晚也不归来。微风送来孤城的晚角声,一声声都刺入了旅人的心中,令人愁苦。

注释:

  • 黑山:指的是特定的山脉,可能暗示一片荒凉之地。
  • 更无州:没有其他的州郡,显示出环境的孤寂与偏僻。
  • 马放平沙:马匹在沙地上休息,暗示着旅途的疲惫。
  • 风送孤城:风将孤城的声音送来,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 晚角:指的是傍晚时分的号角声,通常用于报时或传递信息。
  • 入客心愁:入侵到旅人的心中,使人感到忧愁。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孤城”可以理解为一个象征,代表着孤独和远离人群的状态,常用来表达作者的孤独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以其词风秀丽、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人生的无常、历史的兴衰,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晚秋之际,可能是杜牧在一次旅途中所作,反映了他对环境的感知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晚秋时节,树木凋零,景色萧条,容易引发诗人的感伤。

诗歌鉴赏:

《边上晚秋》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古诗。全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夜景,展现了自然环境与人内心的对比。开头两句“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构建了一个孤寂的场景,黑山象征着荒凉,而“马放平沙”则暗示了旅途的疲累与无望。接下来的“风送孤城临晚角”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晚角声响起,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苦楚。最后一句“一声声入客心愁”将这种孤独感与忧愁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对心境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黑山南面更无州:描绘了地理环境的偏僻与孤独。
    • 马放平沙夜不收:表现了旅途的疲惫和无归的失落。
    • 风送孤城临晚角:风声带来孤城的号角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加深。
    • 一声声入客心愁:号角声深入心底,传达出旅人的愁苦心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黑山象征孤独与荒凉。
    • 拟人:风似乎有意识地送来孤城的声音,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如“马放平沙”“夜不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无奈的深刻感受,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孤寂与愁苦。

意象分析:

  • 黑山:象征孤独与荒凉的环境。
  • :代表旅人的疲惫与无助。
  • 孤城:象征孤独与远离人群的状态。
  • 晚角: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黑山南面更无州”意指什么?

    • A. 描述了秋天的景色
    • B. 表现了环境的孤寂与偏僻
    • C. 暗示了旅人的喜悦
  2. “风送孤城临晚角”中的“晚角”指的是什么?

    • A. 早晨的号角
    • B. 傍晚的号角声
    • C. 鸟鸣声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幸福
    • B. 孤独与忧愁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杜牧的《边上晚秋》更强调了孤独感,而王维的作品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恬静与和谐。两者都展现了秋天的意境,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