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伴王摩诘,寒宵宿禁林。
院铃风外静,宫漏雪中沉。
绛蜡销吟烛,青绫拥赐衾。
明朝陪贺瑞,银阙晓光深。
白话文翻译:
我偶尔与王摩诘相伴,寒冷的夜晚一起在禁林中宿泊。
院外的铃声在风中静止,宫中的漏壶在雪中沉默。
红蜡烛的光辉渐渐消逝,青色的绫绸被子温暖着我。
明天我将陪同贺瑞,银色的阙楼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深邃。
注释:
- 偶伴:偶然结伴,指的是与朋友一起。
- 王摩诘:指的是王维,字摩诘,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擅长山水诗。
- 禁林:指的是皇家禁地,象征着清幽、不为世俗打扰的环境。
- 院铃:指的是院子里的铃声,通常在夜间显得更加清晰。
- 宫漏:指的是漏壶,古代用来计时的器具。
- 绛蜡:红色的蜡烛,通常用于夜间照明。
- 青绫:青色的丝绸,象征着高雅和温暖。
- 贺瑞:指的是庆贺吉祥的事情,通常与新年或重要节庆有关。
- 银阙:古代宫殿的高楼,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6 年-公元 1374 年),字士和,号季宣,明代初期著名的诗人。他以古诗见长,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风光,风格清新、婉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寒冷的雪夜,诗人和友人王维一起在翰林院中宿泊。诗中描绘了宁静的夜晚、雪景和即将到来的新年庆贺,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宁静的意境而著称,诗人在寒冷的雪夜与友人相伴,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偶伴王摩诘,寒宵宿禁林”直接引入了诗的背景,展现出一种幽静的氛围。禁林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一份隔绝世俗的宁静,而与王维的相伴更是增添了几分温暖。
接下来的两句“院铃风外静,宫漏雪中沉”则描绘了冬夜的寂静和深邃,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感觉。铃声的静止与漏壶的沉默,仿佛是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映衬出寒夜的静谧。此时,诗人点燃的蜡烛也在缓缓熄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两句“明朝陪贺瑞,银阙晓光深”则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明天即将到来的庆祝活动,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希望与美好。银阙的描写不仅仅是对宫殿的描绘,更是对荣华富贵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细致入微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偶伴王摩诘:与王维偶然相伴,暗示了一种随意和自然的交往。
- 寒宵宿禁林:在寒冷的夜晚宿在禁林,体现了环境的清幽和寒冷。
- 院铃风外静:院外的铃声在风中显得格外静谧,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美感。
- 宫漏雪中沉:漏壶在雪中静静地沉淀,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寒冬的沉重。
- 绛蜡销吟烛:红蜡烛的光辉渐渐熄灭,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
- 青绫拥赐衾:青色的绫绸被子温暖着我,体现了生活的温馨。
- 明朝陪贺瑞:明天将参加庆祝活动,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 银阙晓光深:银色的阙楼在晨光中显得深邃,象征着宏伟与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绛蜡销吟烛,青绫拥赐衾”使用了对仗的修辞,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寒宵”、“雪”、“蜡烛”等意象,展现出一种冷清而又温暖的对比。
- 拟人:将漏壶比作沉默的存在,赋予了物体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寒夜的宁静与温馨,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的向往。诗人利用自然景物反映内心世界,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意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宵:象征着孤独与清冷的环境。
- 禁林:代表了安静和幽深的场所。
- 雪:象征着纯洁与宁静。
- 蜡烛: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青绫:象征着温暖与舒适。
- 银阙:象征着权利与尊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王摩诘”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禁林”主要指的是: A. 自然森林
B. 皇家禁地
C. 庭院
D. 学校 -
“明朝陪贺瑞”中的“贺瑞”主要是指: A. 祝贺友人
B. 庆祝吉祥的事情
C. 送礼物
D. 参加宴会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高启的《雪夜宿翰林院呈危宋二院长》与王维的《鹿柴》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结合。高启的诗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加突出自然的灵动与诗人的情感反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高启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