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使君镇海昌(州有双庙)》
时间: 2025-01-19 21:34: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风千里卷双旌,
按辔初闻属部清。
人杂岛夷争午市,
潮随山雨入秋城。
鸣狐不近睢阳庙,
突骑犹屯广利营。
肯扫帐中容我辞,
夜深燃烛卧谈兵。
白话文翻译:
海风在千里之外卷起双旗,
我刚停下马,耳边听见军营的号角声清晰。
人们在市场上争先恐后,
潮水随着山雨涌入秋天的城市。
鸣叫的狐狸不敢靠近睢阳庙,
突骑兵仍然屯驻在广利营地。
你肯扫除帐篷让我告别吗?
夜深了,我点燃蜡烛静卧谈论军事。
注释:
字词注释:
- 双旌:指双旗,象征军队。
- 按辔:停下马匹,控制马的意思。
- 属部:指军营中的号角或军号。
- 岛夷:指岛上的少数民族或外国商人。
- 潮随山雨:比喻潮水和雨水的交融。
- 鸣狐:指狐狸的叫声,常用来形容警觉。
- 突骑:指轻骑兵,快速机动的骑兵部队。
- 广利营:指广利的军营,可能是一个地名。
- 扫帐:清理帐篷,准备告别。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睢阳庙是古代一个重要的庙宇,象征着祭祀和信仰。广利营可能是指某个战略要地,暗示着军事部署的紧张和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字季华),明代诗人,生于1487年,卒于1537年。他是“明初诗坛四杰”之一,风格清新,擅长五言律诗与绝句。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启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李使君的赠别之情,同时反映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诗歌鉴赏:
《送李使君镇海昌》是一首带有深厚历史背景的送别诗。全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李使君的敬重与不舍。开篇即以“海风千里卷双旌”勾勒出战场上激烈的气氛,双旗在海风中翻飞,暗示着即将出征的紧迫感。
接着“按辔初闻属部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军营生活的深刻思考。这里不仅仅是对李使君的送别,更是对国家形势的深切关怀。随着“人杂岛夷争午市”,诗中描绘了市场的繁忙,暗示着动荡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
而“潮随山雨入秋城”一句,诗人用自然现象的变化映衬内心的忧虑,海潮与山雨的结合,象征着即将到来的挑战与变化。接下来的几句则更为直接地描绘了边疆的情形,突骑兵的屯驻与狐狸的鸣叫,传达了战事的紧张与安宁的渺茫。
结尾的“夜深燃烛卧谈兵”不仅是对朋友的告别,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思考与无奈。整首诗在送别的表象下,展现出对国家、对朋友的深切情感,情感的层次感和社会背景的交织,使得这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展现了高启作为诗人的深邃与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风千里卷双旌:描绘海边的壮丽景象,双旌象征着军队出征的情景。
- 按辔初闻属部清:诗人停下马,听见清晰的军号声,表明他对军事生活的关注。
- 人杂岛夷争午市:市场上人声鼎沸,显示出社会的繁忙与动荡。
- 潮随山雨入秋城:潮水与雨水的交融,象征着变化与不安。
- 鸣狐不近睢阳庙:狐狸鸣叫,暗示战乱中的警觉与不安。
- 突骑犹屯广利营:突骑兵仍在驻扎,表明战事的紧张。
- 肯扫帐中容我辞:请求朋友为他清扫帐篷以便告别,表现出对离别的重视。
- 夜深燃烛卧谈兵:在夜深人静时燃起蜡烛,思考军事问题,流露出忧虑和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现象(潮、雨)比喻社会动荡。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对,如“海风千里”“按辔初闻”。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如“鸣狐不近”。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与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前途的紧密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风:象征着广阔的天地与战争的远征。
- 双旌:象征军队,代表着战斗与荣誉。
- 潮水:象征变幻莫测的时局。
- 狐狸:象征警觉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海风千里卷双旌”中的“双旌”指什么?
A. 两面旗帜
B. 两个战士
C. 两个城市 -
“潮随山雨入秋城”中的“潮”象征什么?
A. 夏天的气息
B. 战争的来临
C. 农田的丰收 -
诗人请求“扫帐中容我辞”是出于什么原因?
A. 离别的准备
B. 休息的需要
C. 开会的安排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别》 - 李叔同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友谊的深厚与离别的感伤;而高启的《送李使君镇海昌》则融合了军事背景,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