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京师寓廨(三首)
谁言旧隐非,静里且相依。
绿树城通苑,青山寺对扉。
官闲休直早,客久梦还稀。
是物春来典,唯存旧赐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京城的隐居生活。他感叹人们对隐居生活的看法,内心却与静谧的环境相依相伴。诗中描绘了绿树环绕的城郭和对面的青山寺,情景宁静而和谐。官场闲暇时光,诗人想起久未相见的客人,梦中也稀少。他感慨春天来临时的景象,唯有旧日的赐衣依然留存。
注释:
- 旧隐:指过去的隐居生活。
- 相依:相互依靠,这里指诗人与静谧环境的相互依存。
- 城通苑:指城墙外的园林,绿树成荫。
- 青山寺:指寺庙,常常与宁静的环境相结合。
- 官闲:指官场上闲暇的时间。
- 梦还稀:梦中久未见到的客人,象征孤独和思念。
- 旧赐衣:指过去得到的衣物,象征着昔日的荣耀或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明代著名诗人,字季明,号静庵,浙江人。他擅长诗词,尤其是五言绝句和律诗,风格清新脱俗,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京师寓廨》是高启在京师生活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感悟。诗中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京城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诗人开头便质疑“谁言旧隐非”,说明他对外界对隐居生活的看法并不认同,反而在静谧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寄托。接下来的意象“绿树城通苑,青山寺对扉”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而“官闲休直早,客久梦还稀”则表现了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孤独,闲暇的时间并未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反而让人思念那些久未相见的朋友,增添了几分孤寂之感。最后两句“是物春来典,唯存旧赐衣”则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的景象虽美,但唯有旧时的赐衣依旧存在,仿佛在提醒着人们珍惜曾经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思考,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言旧隐非:质疑他人对隐居生活的评价,暗示自己对隐居的认可。
- 静里且相依: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彼此依存。
- 绿树城通苑: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图景,绿树环绕,园林相连。
- 青山寺对扉:青山与寺庙相对而立,增添了诗的意境和宁静的氛围。
- 官闲休直早:闲暇的官场生活,似乎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
- 客久梦还稀:思念久未相见的朋友,梦中相聚却又是稀少。
- 是物春来典:春天的景象依旧美好,却让人思考时间的流逝。
- 唯存旧赐衣:旧日的赐衣仍在,象征着过去的光辉与怀旧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绿树城通苑,青山寺对扉”,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将隐居比作一种心灵的寄托,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孤独,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反映了明代知识分子对官场与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树: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自然的美好。
- 青山:象征稳重与永恒,代表着内心的宁静。
- 寺庙:象征精神的寄托,代表着对信仰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 赐衣:象征过去的荣耀与身份,带有怀旧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个意象在诗中出现? A. 河流
B. 绿树
C. 雪山
答案: B -
诗中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赞同
C. 无所谓
答案: B -
诗中的“青山寺”象征着什么? A. 人际关系
B. 精神寄托
C. 官场生活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高启的《京师寓廨》与王维的《鹿柴》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自然的热爱。王维通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描绘,展现了独特的意境,而高启则通过对比官场与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高启诗文集》